第一百二十三章上郡保甲(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嚴所言,令眾人訝異。其不攀附徵西將軍府這棵大樹上的現有官職,而是欲為這棵大樹增枝添葉,的確是助力於徵西將軍府壯大。
若有人能帶著一郡之地向徵西將軍府投效,為徵西將軍府增加大量人口,提供大量糧食及兵員,張瑞當然不吝賜予其郡守之位。
於是張瑞問道:“爾欲取何地?”
“上郡!”
“取地圖來。”
隨著張瑞的命令,侍衛四人立即抬著一副釘在木板上的巨大地圖進入堂內。
張瑞走到地圖前,認真審視了地圖上的佈局。
上郡這個名字遠不如太原郡、上黨郡、河東郡一類郡國鼎鼎有名,以張瑞前世的讀書見聞,幾乎未曾聞漢末上郡之名。
但上郡的確是幷州最重要的郡國之一,就在西河郡西方。司隸左馮翊郡的正北方。洛水經過上郡匯入黃河,乃左馮翊鄭國渠重要水源之一。
一旦徵西將軍府平定關中,收復三輔。上郡就與徵西將軍府轄地連成了一片,乃是關中北方最近的門戶要地。
套用後世一句名言:“徵西將軍府不能失去上郡,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李嚴指著上郡對張瑞介紹道:“上郡,最早為戰國時期魏文侯所置。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獻上郡十五縣於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膚施縣。”
“項羽三分關中,封秦朝降將董翳於上郡為翟王,都高奴。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翟王降漢高祖,漢又置上郡,治膚施縣。”
張瑞驚訝,嘆道:“上郡竟為三秦故地?如今卻鮮聞其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方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後代不肖如此,誠令人扼腕嘆息。”
三秦故地來源於項羽滅秦之後,將秦朝關中土地分封給三位秦朝降將,分別是率領驪山刑徒大敗陳勝吳廣、誅殺項梁的秦朝最後名將章邯,以及司馬欣、董翳。
其中董翳受封翟王,封地即在上郡。可見上郡早在戰國時期,便已是諸夏精華土地。
李嚴介紹道:“上郡乃關中門戶,漢室在此設有牧場,常受胡虜抄掠。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匈奴劫掠漢室在邊郡所養之苑馬。上郡太守李廣率百餘騎出巡,與數千匈奴騎兵遭遇。於是爆發著名上郡之戰,李廣佯為誘兵之計,率十餘騎出,射殺匈奴騎白馬之主將。匈奴以為李廣乃是誘敵,身後仍有援軍,不敢圍攻,半夜退兵而去。”
“然漢室失統,無力持續在上郡抵抗胡虜。靈帝中平元年(184年),羌胡大掠上郡,上郡郡治徒往洛陽,自此不復治上郡。”
張瑞被氣笑,上郡在幷州,為邊疆門戶,結果郡治在洛陽,也虧朝廷想得出來。四海窮困,劉氏天祿是時候永遠斷絕了。
但張瑞還是低估了漢室朝廷的無恥,李嚴所不知道的,漢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上郡改入冀州管。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又徹底廢除了上郡。
祖宗篳路藍縷打下的基業,乾脆就不要了,完全送給了胡人。
漢室能輕而易舉的拋棄土地,作為後世人,張瑞內心的良知卻令其完全無法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