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孤身取一郡(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解決了豪族的驕奢淫逸後,張瑞便將精力轉向戰後封賞。
大軍從南陽凱旋,張瑞豪不拖延,立即下令犒賞士卒。同時命令兵部考功司儘快核算戰功,定下獎賞。
此次南陽之戰大軍繳獲極為豐盛,僅黃金就高達七萬五千斤,此外還有無數白銀、穀物,以及大量張瑞最注重的人才。
以如今徵西將軍府的制度而言,只要堅持以人為本,就能創造大量財富。如今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都是為了將來的厚積薄發,迅速結束亂世。
張瑞心目中的統一之戰應該像大唐立國一樣,迅速橫掃各方諸侯,建立國本。然後以內戰鍛煉出來的驕兵悍將,橫掃草原萬里,使四方蠻夷臣服,主動納貢。
絕不能像曹操一樣,動不動就經歷一場大敗,最終功敗垂成。
以人為本的理念,當初也得到了賈詡的支援。所以賈詡在這方面非常重視,知曉張瑞重視人才,便在慶功宴上主動開口,說道:“此番南陽之戰,除了繳獲頗豐外。大軍最重要的戰果便是收穫了大量人才,某請為君侯引薦一名賢士。”
張瑞興致勃勃,自己終於要見識到漢末頂頂有名的賢臣薦才情景了嗎?
關於屬下薦才,這方面史書上記載極多。
東吳有周瑜推薦魯肅,蜀漢有徐庶推薦諸葛亮。被推薦的二人皆為主君提出了明確的戰略方向,最終使劉備、孫權建國稱帝。
而推薦賢才最著名的則當屬荀彧,荀令君為曹操接連舉薦了郭嘉、荀攸、鍾繇、陳群、趙儼、杜襲、杜畿等大量名臣,無一不是一世之美士。
於是張瑞說道:“審閣輔忠心善事,輔孤大業,孤心甚慰。但請推舉,孤必舉而用之。”
“此人乃是南陽郡吏,我軍駐紮於宛城時,其主動入營投效。某與之交談,深覺其博學多識,才幹不俗。不忍其才埋沒,故此向君侯推薦。”
賈詡說完,堂內文武皆發出驚歎。
孤身一人卻不懼兵戈之威,主動往軍營投效。可見其人不但眼界深遠,而且膽氣不俗,平恆貞幹。不然絕不敢如此行事。
張瑞挺直了身軀,關切的問道:“此人如今身在何處?”
“某將其帶入府中,安排於側室,隨時可以面見君侯。”
“請其前來一見。”
很快一名身材高大,容貌俊朗的青年便步入堂內,見到張瑞很恭敬的拱手行禮,說道:“南陽李嚴,李正方拜見君侯。”
李嚴?
張瑞嘴角上揚。果然這個時代的大臣一般不輕易推舉賢才,可一旦推舉就必然是才能不菲,國之幹臣一類的賢士。
李嚴的名聲流傳極廣。基本上喜歡三國的人都或多或少聽過他的名字。
其人與諸葛亮一併在白帝城被劉備委任為託孤重臣,擔任尚書令。
尚書令職位之重,毋庸多言。如今這個時代,一名權臣想把控朝廷,錄尚書事乃是必須掌控的權力。
而長期為曹操穩定後方,曹操勢力當之無愧的第二人,荀彧官職也是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