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強行插手指揮露南陽戰事決勝之關鍵(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實上,當南鄉縣與析縣的守軍主動出城的第一時間,高順、徐榮、段文等將便收到了訊息。
徵西將軍府有上萬鐵騎,斥候已經可以做到眾目睽睽之下就在兩縣縣城前大搖大擺蒐集情報。
只要騎兵不攻城,守軍毫無辦法。
總不能派騎兵出城去驅散他們。派大隊騎兵出城,敵軍斥候立即就作鳥獸散,追都追不及。
而派小股騎兵與其遊鬥,那完全是在給對方送軍功。
關西鐵騎本就是騎射冠絕天下,斥候又更是鐵騎中佼佼者,甚至很多人都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哪怕南陽騎兵兩倍、三倍於敵軍,追逐不了多久,就會被被對方一一射落馬下,然後追殺者與被追殺者就調換了身份。
這種情況導致斥候很快便壓制了南陽大軍斥候的活動範圍,將南陽軍隊的詳細情報蒐集完成,遞交到中軍大帳。
在看過敵軍分佈與進軍路線後,三位中郎將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盯上了析縣橋蕤所率領的一萬大軍。
這幾乎是送到嘴裡的肥肉。
南陽一戰的決勝戰機,就在這一萬人身上。
徐榮說道:“析縣守軍萬人,守城足以固若金湯,然而其莫名其妙走出城池,向我軍開赴而來,這必不是大將深思熟慮之佈局。反倒像臨時改換戰略,由固守轉為進攻,倉皇間其未能做好周全準備,勢單而力孤。我大軍當趁此良機,一戰盡滅其眾。”
高順認同的點了點頭,敵軍的攻防轉換太倉促,導致部署顯得極為突兀。
橋蕤所部跨過均水西進武關,中間大片土地內並無水網,正是鐵騎馳騁之所。以徵西大軍行動之迅捷,足以在敵軍反應不及之前將其擊潰。
唯一要擔心的是,從南方南鄉縣沿丹水北上的南陽軍會不會星夜馳援。
面對高順憂慮,段文回道:“某願領鐵騎三千襲擾南鄉縣張勳所部,令彼輩不得不謹慎行軍。有數千鐵騎在側,彼輩必不敢散亂陣型,火速進軍救援。陣型一亂,鐵騎驟然襲擊,縱敵軍兩萬亦可一戰而潰。”
隨後高順拍板,說道:“便如此決議,段中郎引鐵騎襲擾張勳,某率部圍困紀靈,徐中郎則領精兵悍將,以龐德、黃忠為先鋒,一戰克滅橋蕤所部。”
眾將立即起身應諾。
當日徐榮便親自領了一萬徒卒,七千鐵騎極速向東方進軍。
徐榮本以為會打一場伏擊戰,畢竟析縣大軍的意圖極為明確,必然是要兵進武關,解紀靈之圍,最後再與徵西大軍一決死戰。
但橋蕤作為主將還是體現了極高的軍略兵法素養,縱然因為袁術的強行指揮,導致戰略意圖被敵軍所洞悉,其還是佈下疑陣。行軍路線忽南忽北,讓徵西將軍府的將校亦無法斷定其真實想法,究竟是要分兵進軍,還是要與張勳合併進擊。
值此軍情緊急之際,時間便是勝利,因而徐榮沒有耐心再等下去,放棄了伏擊,主動領兵向前正面迎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