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騎強悍的戰鬥力在大漢光武皇帝時期便已經是天下皆知。

憑藉麾下強悍無比的幽州突騎,光武皇帝橫掃天下群雄,再塑大漢山河社稷。

而就在今年,董卓麾下飛將呂布更是帶著關西突騎大破酸棗諸侯。

突騎的恐怖戰果猶在眼前,容不得袁術不謹慎應對。

張勳的詢問,讓袁術沉思許久,問道:“依爾所見,當今之計,應為之奈何?”

“如今兩軍相持,皆未敢大起兵戈,所擔憂者無非是實力相當,一旦戰事失利,則局面崩潰。因而我軍應當派遣援軍,逐漸增加勝率。”

這也是各國武將通用的絕活之一了,戰事不決,找上級要兵、要糧、要增援,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袁術經歷的戰事並不多,而且也不好兵法,所以很耿直的問道:“爾還需多少兵馬,才能將張瑞小兒賊軍趕出南陽?”

如今張勳連徵西將軍府究竟出兵多少都枚試探出來,哪有底氣確定援軍數目?

因而張勳含糊其辭的回答道:“孫豫州為世之虎臣,有孫豫州相助,必然能擊潰關西賊軍。”

孫堅大軍戰力頗得袁術麾下將校敬服,不然孫堅也不能一路殺伐戮滅,推進到南陽。

但袁術對這個提議極為不滿,說道:“難道某麾下便無一能臣?驅趕一區區黃毛小兒,竟還需孫文臺相助!”

況且孫堅正在魯陽整頓兵馬,準備佔據豫州,抵抗董卓,怎麼可能大費周章班師返回南陽,去參與對武關合圍。

透過這番交談,袁術已經看出張勳並沒有必勝之心。以袁術的跋扈性格,怎能接受這種事情,當即說道:“爾既然無有信心,某便親自指揮戰事!某再遣陳簡、雷薄領兵萬餘相助爾等。四萬大軍雲集於兩縣,即便排陣亦能排到武關之下,何懼突騎襲擾?”

袁術並不是一名會虛心納諫的主公,相反其性格驕橫跋扈,所做決定完全不容人質疑。

出動四萬大軍與徵西將軍府貿然決戰已經是不可更改的決定。

張勳只得勸道:“明公,若大軍主力北上與徵西將軍府決戰,則襄陽不可不防。劉表雖看似寬厚恭順,實則野心勃勃。極有可能趁我決戰之際,奪取南陽郡縣。”

袁術不屑的回道:“劉景升守成之犬,何足道哉。豈敢犯我袁氏凌盛天下之威?便是不設一兵一卒,他劉表亦不敢踏足南陽半步。爾不見,其為向吾等示好,主動表某為南陽太守?”

可以說這一戰袁術將能犯的忌諱全部倘了一遍。

戰前未分析形勢,未制定詳細戰略,便輕啟戰端。

到了戰時,戰略上,又驕狂大意,輕視所有對手。

戰術上,則貿然插手指揮,強行下令出兵。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都在於袁術的性格猖狂跋扈,自以為英雄俠氣,瞧不起天下任何人。對內,他瞧不起自己的將軍,所以插手指揮。對外則瞧不起各路諸侯,所到之處幾乎一直是四面開戰。

伴隨著袁術拍腦袋做出的部署,四萬餘南陽大軍在深深的無力感中主動離開了固若金湯的防線,在冰天雪地中,向著敵軍設好埋伏的區域極速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