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境內設卡防止百姓逃離,是亂世每個諸侯都有的權力。

當然袁術設定關卡的權力,張瑞自然也有看不順眼,將其搗毀的權利。

這亂世,終歸到底還是憑實力決定處世之道。

張瑞聽聞袁術敵意後,淡定的回道:“黃漢升乃是南陽人,調其入武關,掃清袁術所設鹿角、關卡。”

袁術既然敢封鎖關中,自然要有承擔後果的勇氣。武關在手,張瑞可以從容進退,當然不怕挑起事端。最差結局也不過是雙方繼續大打出手,袁術接著封鎖武關而已。

提及武關,張瑞想起當初曾令傅幹為商縣令,與閻柔、王忠在武關招徠關中流民與中原名士。

轉而對楊修問道:“孤曾派人於武關招徠流民士人,可有成效?”

漢末中原大亂,尤其董卓長期凌虐豫州,潁川、汝南皆被亂兵屠為焦土。

來不及逃走的皆成為刀下亡魂,成功逃脫到冀州、荊州、揚州的則成為了青史留名的名士。

如今孫堅令董卓深為忌憚的赫赫聲威還未形成,諸侯中僅有張瑞曾將董卓的顏面踩在腳下蹂躪。

是故關中與荊州、遼東併為如今士人百姓避難之地。

經過長期積累,應見幾分成效。

楊修答道:“經武關而入長安之賢才士子不絕於路。自昭示科考分級應試之後,各郡縣提學官為顯教化之功,競相爭奪士子戶籍,有學識者皆被登入在冊。”

張瑞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今歲科考自己能見到許多青史留名的能臣了。隨後問道:“其中可有若個德高望重、名揚四海者?”

楊修面露笑容,說道:“確有兩位海內名士,其一與主公尚為近鄰。”

“近鄰?”難怪楊修面露笑意,張瑞亦不禁笑問道:“這莊園附近竟有此雅士?若有閒暇,孤卻要拜訪一番。是何人?”

“主公曾聞《五經章句》否?”

《四書章句集註》、《五經章句》,都是文史經典,張瑞雖沒看過,但大名卻有所耳聞。

楊修乃說道:“《五經章句》即名士宋忠,宋仲子所作,如今宋忠居於終南山下,以竹築屋,開設學院,講經釋義,弟子多達百餘人。”

宋忠這個名字可太是令人印象深刻了。通讀《三國演義》大概沒有哪個人名比這個更加晦氣了。想讓人不印象深刻都難。劉表死後,劉琮與大將蔡瑁等人遣宋忠向曹操上降表,在返回途中,路過新野,為關羽所獲,劉備方得知劉琮已降曹操一事。劉備在斥責宋忠後,將其釋放。

演義中一筆帶過的角色,在真實歷史上卻是一位名揚天下的大儒。其弟子尹默、王肅、李撰、潘濬無不是三國時期顯赫一時的高官名將。尤其潘濬更是東吳重臣,與丞相顧雍,大將軍陸遜齊名並列。

這些名士能教書育人,便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

張瑞原地踱步許久,說道:“孤治下之名士亦頗具規模,孤欲設一學院,使彼輩專心教書育人,著書立傳,爾以為如何?”

“制如太學?”

張瑞緩緩搖頭,關於太學、國子監一類機構在歷史上雖不乏其中有祖沖之這類名士,但大多數時間一直同死氣沉沉、貪汙腐敗等惡劣形象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