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聞算聖驚為天人,改行數字(第2/2頁)
章節報錯
蔡琰解釋道:“劉會稽名洪,字元卓,泰山郡蒙陰縣人,精通天文、數算。尤其善算,當世無偶,被當世尊稱為算聖。”
“因其精歷理又密於用算,故曾被家父舉薦,至東觀任職,與家父一同編撰漢律曆志。”
“如今天下所用月行術《乾象曆》,即其所創,於中平五年(188年)取代漢室四分曆。其對皓月執行軌跡之描述更加精準。”
算聖!還發明瞭珠算!還精通天文,改變了整個漢室流行數百年的天文曆法。
這個劉洪幾乎是張瑞志在必得的人才。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張瑞對數學的重視,舉境皆知。
“如今劉會稽身在何處?”
“中平六年,孝靈皇帝本欲召其入京繼續完善曆法。然董卓為亂,劉公乃轉任山陽郡太守,家父則履任三臺。至此交際漸少。”
張瑞恨的咬牙切齒。又是董卓!
這活該千刀萬剮的混蛋,對諸夏文明的禍害真是罄竹難書。
不將其點天燈,張瑞絕不罷休。
不過既然知曉是山陽太守了,聯絡起來就方便了許多,張瑞乃對一旁的記室參軍王昶說道:“以孤名義,遣使山陽,向劉公求教天文曆法、數算珠算之術。若劉公有弟子,可聘請其進入幷州幕府。”
“諾!”
“稍等,將此份冊文,一併贈與劉公。”
說罷,張瑞便在一張白紙上手抄一份九九乘法表。
九九歌雖然春秋戰國時期便已有之,但順序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
直到後世才擴充到“一一如一”。
張瑞直接將九九歌一步填齊,同時改繁字為阿拉伯數字,又將一、十、百、千、萬、十萬至億、千億全部謄寫於表下。
想來以劉洪之數算天賦,很快便能弄清阿拉伯數字的具體用法。
想了想,張瑞又繼續吩咐道:“將此冊文抄錄規整,印刷成冊,附於《九章算術》首頁,教導百姓,改用此簡體數字。”
阿拉伯數字筆畫簡單、結構科學、方便實用,能夠極大的便利官員核算賦稅,促進民間交易。
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極大促進數學的發展。
“再將孤所畫算盤打造成型,一併送與劉公,請其相助設計如何為用。”
有了阿拉伯數字與算盤,張瑞有理由相信諸夏的算數水平能取得極大進步。
歷史上,諸夏先驅們就是用算盤算出了原子彈的大量資料。
張瑞不求能諸夏如今數算能一躍造出原子彈,算算水渠流量、冶煉技術便足以。
生產力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若數算能使鄭國渠再擴大一半,關中每年便能多產出近千萬石糧食,能使關中多活上百萬百姓。張瑞治下便能提前步入大唐盛世。何愁天下不定?
在張瑞努力豐厚勢力底蘊時,手下文武亦未懈怠,奮命效勇,開疆拓土。
賈詡興奮的趕到張瑞面前說道:“主公,大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