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真的是豪傑俊邁、賢才無數,最典型的英傑就是司馬懿……

能得河內人心,對鷹揚將軍府的擴張具有極大的意義。

搭救常氏,勢在必行。但時機絕不是現在。

張瑞必須放任王匡再盤剝一段時間,讓世族、豪強在水深火熱中再煎熬許久。

只有這樣才能更鮮明的突顯出鷹揚將軍治下的美好。讓太原、河東兩郡百姓見識到其他郡縣的苦難,讓豪強、世族真切感受到,由鷹揚將軍統治的重要性。一旦鷹揚將軍倒下,換個諸侯過來,他們的家產必然無法保證。

而河內百姓煎熬的越久,受到的壓迫越深,鷹揚將軍府的搭救,就越顯正義性。

王匡雖然盤剝百姓,但並不是一個濫殺之人,所以張瑞並不急切。

讓這些豪強、世族受點苦難也未嘗不是好事,只有這樣他們在將來才會珍稀得之不易的安穩生活。省得他們天天對鷹揚將軍府的各種政策吹毛求疵。

張瑞便對常林說道:“常氏既投效於孤,孤將親自面見王府君為常氏求情,君意下如何?”

常林感激不已,連忙拜謝,說道:“常氏必報鷹揚將軍今日救命之恩。”

當著常林的面,張瑞吩咐道:“發請帖給王匡,請其至河陽縣會師。”

聞言,常林頗為無奈。原來不是鷹揚將軍上門拜訪王府君。而是召集王府君至河陽會師。

這兩者的時間差距極大,大軍開拔,遷延日久,哪是數日之間便能出結果?

更何況王府君願不願意會師都還猶未可知。

可鷹揚將軍已經開口表示願意相助,常林也不好再走其他門路,只得讓叔父在牢獄中多待幾日。

王匡是否願意會師的確猶未可知。

但另一位諸侯卻已星夜兼程的趕至了河陽。

與其說是會師,倒不如說是避難。

這位諸侯便是西河郡太守崔鈞。

崔鈞這個姓名,張瑞也不是很熟悉。

但他的表字,卻令張瑞如雷貫耳,其表字州平。

崔州平,與石廣元、孟公威還有徐庶號稱諸葛四友。

他還有個出名的父親,就是崔烈。第一個花錢在漢靈帝那裡買了個三公職位的官員。被崔鈞嫌棄其一身銅臭。涼州之亂時,曾建議靈帝放棄涼州,被傅燮大罵。

歷史上袁紹興兵討伐董卓,崔鈞便積極參與其中,導致董卓將崔烈關押入獄。

這位赫赫有名的西河郡守聲名遠揚,麾下實力卻比較落魄,完全配不上這份聲名,不然也不會流落到荊州去與諸葛亮交遊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