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鈞所統轄的西河郡情況眾所周知。胡虜流虐,叛亂不斷。

在美稷縣有南匈奴的單于王庭,牧民聽從王庭之命而完全不理郡府政令。

去年更是與烏桓部落一同掀起了人數多達十萬多人的叛亂,堂堂幷州刺史張懿都戰死沙場,底層百姓死傷難以計數。

這種情況下,西河郡漢民百不存一。

而叛亂既起,漢室必然要派軍前往平定。

護匈奴中郎將王柔、幷州刺史府呂布各自統兵上萬在西河境內與匈奴叛軍連番大戰。

連番征伐徹底打殘了這個窮苦的郡國。

而呂布率領幷州軍的忽然撤出,使漢室戰線出現了極大的疏漏,叛軍趁勢反擊,使西河郡兵與護匈奴中郎將大軍都遭受到巨大折損。

種種打擊下,西河郡漢民幾近死絕,郡兵也只剩下千餘人,糧草、物資盡皆斷絕。

所以當西河郡兵路過太原時,差點被戶曹官員當做流民攔下。

郡兵們無論怎麼解釋自己是南下參與討伐董卓的義軍,太原官員都不相信。

迫於無奈,崔鈞不得不展示自己的銀印青綬,才令太原官吏大吃一驚。這個衣服上補丁比太原普通百姓還多的傢伙,居然真的是一方諸侯!

當崔鈞領著軍隊抵達河陽縣時,整支軍隊已經三天沒有進食,全靠“到河陽飽餐一頓”的意念為支撐,才沒有全軍潰散。

在河陽縣府,張瑞熱情的招待了這位被諸葛亮評價為有州郡之才的崔府君,為他準備了豐盛的晌飯,有粟米、胡餅以及魚肉。

看得出這位太守的確是餓極了,沒有客套幾句便動手進食,動作斯文,卻吃得不慢。

張瑞在一旁笑著喝茶,也不催促。

不久錄事參軍趙豐走近,貼著張瑞耳朵小聲說道:“主公,已經統計完成,西河郡兵共一千三百五十一人,戰馬三匹,馱馬十二匹,糧草、物資皆無儲備。”

張瑞點了點頭,繼續淡定的喝茶。

一千三百人的郡兵,而且全是與匈奴大戰數年,百戰餘生的老兵,哪怕對張瑞而言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不要看河內郡號稱大軍二十萬。但張瑞知道那都是唬人的稱號。

合太原、河東兩郡之兵也不過才三萬四千人。

而這其中高順統領了一萬精銳步騎駐紮在河東,完全不會參與河內戰事。

鷹揚將軍府在河內的部隊就只有兩萬多人。

其中段文統領了一萬精銳步騎守衛糧倉,遠離戰場前線。

張遼統領了一萬精銳步騎駐紮在黃河沿線,守衛水師。

跟隨張瑞駐紮在河陽縣的嫡系就只剩下了四千步騎。

能做機動部署的只有這四千步騎與王昶率領的五千護匈奴中郎將所部鐵騎。

一千老兵的加入,對戰局的影響不可忽視。

而這支軍隊的補給斷絕,收編的可能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