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洛陽政變(第2/2頁)
章節報錯
果然袁渙隨即便道出其中關鍵:“昭寧元年(劉辯回宮後,改元昭寧),董卓住兵屯顯陽苑,使者就拜司空”。
董卓部下就三千人,派兵護送皇帝回洛陽後,哪有本事直接控制皇宮,宿醉龍床?
事實上,這時候董卓老老實實的屯兵在洛陽城外顯陽苑內。等候封賞。正常人此時也不會異想天開的妄圖透過三千人掌控整個洛陽。
但是袁隗實在是太過求穩了。他選擇派遣自己派系中的董卓去收編何進部曲。
畢竟董卓這位軍功赫赫的悍將,怎麼看都要比袁紹、袁術這種貴公子,更能得朝堂信服。
何況董卓本身也是袁隗的故吏。按常理推斷,董卓必然要感恩戴德,唯袁隗馬首是瞻。都是自己人,派董卓、袁紹、袁術去整編,對袁隗而言,沒什麼區別。董卓的資歷還能堵住悠悠眾口。
於是尚書檯發出一紙詔令,袁隗親自提拔董卓為司空,默許其收攏何進、何苗麾下禁軍。
但董卓那是尋常人嗎?能按常理推斷?
如果張瑞沒有歷史外掛,他也會覺得袁隗做法並沒有什麼過錯。
若自己是袁隗,那肯定也不會放棄尚書檯。會透過尚書檯名正言順的提拔部下將領,命令高順、趙雲之類去整編洛陽內其他軍隊。
誰會知道董卓是那麼個玩意兒?背主棄義,殘暴不仁。人乾的事,他一樣也不幹。
想袁氏佈局多年,勝利在即卻被董卓摘了桃子,袁隗、袁紹怎能不憤恨?
於是張瑞問道:“袁太傅亦欲某如何行事?”
袁渙說道:“太傅本寄望於執金吾丁原麾下幷州軍能整頓京畿,然丁原不得軍心,已為麾下大將呂布所殺,全軍皆歸董卓所有。袁太傅……”
張瑞立即抬手止住袁渙接下來的話語,無非是希望自己引軍南下。復演一出丁原、董卓大戰的場景。
丁原是想做,沒能力去做,就被呂布砍了首級。
張瑞則是有能力,沒這意願。
先不提打不打的過董卓,這即便擊敗了董卓,自己的聲望、資歷也不足以掌握朝堂啊。
這方面丁原、張瑞、董卓都一樣,誰贏了都不能完全掌控朝堂。
就現在這種情況,張瑞過去奉天子以令諸侯。去命令誰?誰理張瑞是哪顆蔥?
到時候自己又得薅劉備羊毛。
袁術這回就不說:“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了。
得改說某生平未曾聞張瑞是個什麼玩意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