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徐州運糧往鷹揚將軍府,無論如何都要經過河內。

而根據歷史上丁原作亂的情景可以知曉,在孟津渡周圍的黃河沿線一直有漢室官軍駐防。

現在掌握朝堂的董卓又跟張瑞是死敵。

在黃河南岸的漢軍絕對不會坐視糧草在黃河北岸渡口從容解除安裝,運往河東、太原。

所以拿下河內黃河沿線諸縣已成為當前鷹揚將軍府首要之務。

一眾文官與商人自覺的退出屋外。

只剩下鷹揚將軍府的參軍與各位中郎將、校尉。

賈詡為鷹揚將軍府司馬,負責統籌軍機,立即提出建言,說道:“取河內西部郡縣於將軍而言易如反掌,然卻師出無名。如今董卓把持朝堂,將軍肆意出兵,恐為董卓抓住把柄。”

真刀真槍的兩軍對壘,董卓雖然大軍剽悍驍勇,但鷹揚將軍府麾下也是驕兵悍將,張瑞還真不見得就懼怕他董卓。

但棘手的地方在於,董卓如今挾持天子,把控朝堂。如果張瑞肆意行事,妄起刀兵,董卓就有藉口罷免張瑞的鷹揚將軍職位。

漢末諸侯們要到十二月才能聯合義兵。

現如今才十月,那些起兵的諸侯大部分都還沒赴任呢。

現在的董卓聲威如日中天,他如果抓住張瑞的把柄,下令罷黜鷹揚將軍的職位,給河東、太原兩郡貼上叛軍的標籤。

這對張瑞還真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諸如袁渙、徐榮、張繡這些人中龍鳳,可都是張瑞以大漢官職才扣留下的。

一旦張瑞被貶為叛賊,這些人不說立即叛變,也有可能會人心浮動。

但張瑞卻淡定從容,信心滿滿的笑著對賈詡說道:“文和先生必有計策教我!如今之計,當為之奈何?”

當個廢物的感覺真爽!遇事不決,為之奈何?

不論是該不該獎賞那幾個利慾薰心、背叛故主的親兵,還是這種涉及軍國重事的興兵攻伐,賈詡都能將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解決方案提個一二三四五六。

這才是謀臣的正確用法。

張瑞作為主公,不需要去賣弄智商,那並不會顯得為人主者有多聰慧,反而顯得不能用人。

果然賈詡不負張瑞殷望,笑著說道:“誠賴主公施仁義於四方,得道者多助,友鄰遍佈河北。黑山校尉楊鳳,素與鷹揚將軍府親善,可由主公致信一封,請其南下。”

張瑞撫掌大笑,沒想到當初派張白騎帶著旌旗過去隨手救下的楊鳳,這麼快便派上用場了。

楊鳳那種巨寇,只要不死,輕鬆就能在郡縣內裹挾數萬流民,成為叛軍。

經過幾個月的修養,這位黑山校尉麾下匪寇又恢復數萬人。

當然這種烏合之眾,想攻破漢軍把守的郡縣,有些困難。

但凡事就怕個萬一。

萬一這支匪寇當中裹挾了一支久經戰陣的精銳之師呢?

每逢王朝末年,總是會有大量不得軍餉的官軍投入到叛軍懷抱,從而大幅度提升叛軍的戰鬥力。

這種事歷朝歷代都有發生,只是黑山校尉實乃氣運之人。

某日清晨,他一出家門,就有一支陣容嚴整、武備精良的鐵甲精銳,列隊站在他家門口,等待他去裹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