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加身的人,怎麼能用常理推斷呢。

大漢光武皇帝,連天降隕石,砸中敵營,數十萬敵軍不戰而潰這種事情都能遇到。

他楊鳳某天心血來潮,感慨一聲今天必然會有美事發生,然後一出門就遇到了五千建制齊全、陣容嚴整,沒有主公的精銳大軍。最後不費吹灰之力,一個人成功裹挾了五千鐵甲精銳。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不是不能理解吧?

什麼?不能理解?

那你必然不是氣運加身之人。

出門撿神器,天降美女為妻,這種事情,對我們氣運加身的人那不是司空見慣嗎?

當然娛樂歸娛樂,真到現實當中,張瑞不會留下一點把柄,對記室參軍王昶說道:“在太原徵召五千府兵,不打任何鷹揚將軍府的旗號,令討逆中郎將張遼率領前往上黨。助楊鳳攻克河內郡西部溫縣、河陽、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六縣。”

攻克此六縣,則上黨、河東、河內三郡可連為一體。

溫縣則成為鷹揚將軍府領地最東南角。

彼時鷹揚將軍府的轄地在地圖上將變得極為容易辨識。

黃河成幾字形灌溉了中原地區,鷹揚將軍府的轄地就在黃河幾字形右側轉角以北的大片精華區域上。

擴張也有跡可循,只要沿幾字形右側豎線向北推進即可。

沿著黃河筆直的北上,所有異族或降或死,或遠走他鄉。

春秋之義,內諸夏而外夷狄。大河是諸夏的母親河。能居住在黃河兩岸的便只有諸夏苗裔!

不論當初漢室是出於什麼目的考慮,將大量夷狄安置在黃河沿線的精華區域。

張瑞如今都一概不認,大軍北上就是要將黃河兩岸的所有胡族驅趕出中原腹地。

即驅逐胡虜,復我山河!

每每看地圖,張瑞都心情沉重。

實在不能接受,整個黃河干流經過的西河郡、定襄郡、雲中郡、九原郡內居住的居然大部分都是夷狄,不是南匈奴便是烏桓,再不就是鮮卑。

最可恨的是洛水起源處所在的上郡,幾乎被幷州刺史部除名,整個漢末三國幾乎不聞上郡之名。世人只聞洛水旁哭泣的洛神,卻不聞在洛水起源處哭泣的上郡。

胡人如此猖獗,以至於後來曹操乾脆取消了幷州編制。

這裡可是諸夏最精華的漢地十八省!

漢室讓胡族內附,在這麼精華的區域休養生息,壓迫諸夏百姓生存空間,以後世眼光來看,真是奇蠢無比的決定。

在對待幷州異族方面,即便晉朝都比漢室做的要好。晉朝立國後,幷州的胡虜就只能被壓榨、剝削和凌虐。

若非八王之亂傷了諸夏元氣,哪有胡族猖獗的資本。

張瑞對異族的態度一直是非我族裔,其心必異。

要麼編戶齊民,心入華夏,學習諸夏語言文字,遵從諸夏習俗。

要麼統統去死。大軍刀劍所到之處,不歸化者盡為齏粉!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