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武經總要(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鷹揚將軍府的規劃是挺齊全,但現實是諸曹長吏無一人履職。
事關征兵,還是得問河東郡兵曹史裴俊。
張瑞便問道:“河東征兵事宜,兵曹有司可有草案?”
麾下文臣的作用正是體現在這個時候。
制度早已完善,諸曹各司其職,一切都會有條不紊的進行。
關於徵兵事宜,張瑞只關注了徵募良家子,組建三河騎兵。但對河東整體的徵兵規劃,兵曹早已在自覺進行。
現在面對張瑞問政,裴俊立即收起功勳冊,開啟另一份冊文,說道:“此乃河東軍籍建設草案,請主公過目。”
張瑞接過來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文字寫滿文牘,可見兵曹有司一直在恪盡職守,沒有尸位素餐。
隨後露出滿意的微笑,將冊文放於桌案,說道:“某稍後細看,裴曹史先簡要為吾等介紹一番。”
袁渙知道這是張瑞介紹給自己聽的,頗為感動,立即正襟危坐,側耳傾聽。
“河東戶曹統計的人口為四十九萬人,約十一萬戶。按七戶出一兵,可得一萬五千七百餘人,兵曹取整,為一萬六千人。其中有六千良家子,自備馬匹、武器從軍。另外一萬為步卒,考慮到河東百姓剛經歷白波之亂,兵曹並未要求其自備武器,暫時由府庫供給。”
張瑞從頭到尾審視了一遍,沒什麼大問題。耕者疾苦,普通黔首積蓄無多,真要強行令其自備一把精良戰刀和一套制式弓箭,立即會導致許多戶家庭破產蕩家,賣兒鬻女。
當初太原府兵也不是一蹴而就,直接令府兵自備武器。
至少也要讓府兵家庭經歷一次免徵賦稅的秋收,倉廩稍微豐實以後,再逐漸規範。
太原有步騎一萬四千餘人,河東有步騎一萬六千餘人,一合計,鷹揚將軍府麾下計程車卒也多達三萬了。
而且不斷有黑山匪寇解甲歸田,胡虜夷狄歸化投效,軍隊人數還會逐漸上漲。
奮鬥兩年,自己也終於有一鎮諸侯的風采了。
可惜太原、河東都久經戰亂,人口銳減。
兩郡人口也不及冀州、兗州等富庶郡縣一郡之地。
在討伐董卓時,那些被董卓任命、剛剛上任幾個月的州郡高官,輕鬆就能拉出兩三萬的部隊來。
像渤海太守袁紹,一起兵就是數萬之眾。濟北相鮑信,一個郡就拉出徒卒兩萬餘人,騎兵七百,輜重五千余車。
如果沒有府兵制、鹽引開中法、稅制改制等各方面的改革維新,僅有三萬普通部曲,可以說奮鬥了兩年的張瑞此刻才勉強與這些諸侯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而之後的發展速度可就各不相同了。
袁紹聲名威加四海,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奪取富庶繁華的冀州。
曹操文韜武略,能在四戰之地的中原站穩陣腳,從群雄角逐的絞肉場裡浴血而出,取得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