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捷報!”

“安邑捷報!”

裴紹興高采烈的大步邁進堂內,因為喜訊導致他面色潮紅,彷彿風寒瞬間康復了大半。

一眾建義中郎將府的官吏將校紛紛側目。

為何捷報中郎將府都不知情,反倒太守府先傳佳音?

不等眾人開口詢問,裴紹大笑著說得:“河東望族衛氏族人衛固領部眾千人在安邑城中發難,鏖戰一夜,驅散了城內白波賊,成功奪下河東郡治。已致函郡府,願舉城歸順!”

杜畿歷史上給衛固的評價是“為人多計而無斷”。

只不過二人現如今還沒有任何交集,所以張瑞等人對衛固沒什麼印象。

只有審配略顯不滿,抱怨道:“何其遲頓!河東局勢早已明瞭。他衛固擁眾千人,卻直至昨日才興義兵。耽誤多少天時!”

張瑞一笑,對裴紹說道:“莫要聽正南之言。能爰舉義旗,便為時不晚。且其能以千餘部曲驅散白波守軍,足見其人頗有謀略。賞百金贊其義舉,錄入郡府,量才適用。”

審配雖然抱怨,但心情還是頗為愉悅的。

立即圍到地圖旁邊,認真打量起來,說道:“如今安邑撥亂反正,白波賊寇便被我軍困死在聞喜境內。六萬賊寇靡費巨大,必然不能持久。段文所部需謹防敵眾劫掠周圍郡縣。”

張瑞隨即走到地圖旁邊,上面密密麻麻的畫滿各種標識。

段文所部六千大軍穩步紮營,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間層層推進。在三個箭頭所指的方向上是佔地面積極大的一團黑點,代表著白波軍主力盤踞所在。

六千精銳大軍對陣六萬烏合之眾,交由段文指揮,現在發起決戰也不是沒有勝率。

但仗可不是這麼打的。

如今白波、南匈奴聯軍的情況未明,雙方實力相持。如果不是劉秀、曹操那種氣運之子,沒人會冒然投入主力,發起決戰。

正確的打法是——耐心等待。

等待敵人露出破綻,等待己方援軍趕來。

同時派出部隊騷擾,引誘敵人分散兵力,然後打擊對方的側翼和後方,輕騎騷擾敵軍糧道。

直到己方確立了優勢,才會投下主力軍隊與敵決戰,一戰將其擊潰。

這一套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這就是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打法。

被公孫瓚形容為“袁氏之攻,似若神鬼,鼓角鳴於地中,梯衝舞吾樓上。日窮月蹴,無所聊賴。”

打得曹操與之合戰不利,據守營中。

但奈何袁紹的奇謀百出,兵法正道還是不敵曹操氣運加身。

張瑞一向對自己的運氣很有分寸。

絕不敢像曹操那麼浪——長途奔波數千裡,人困馬乏,被烏桓遠在二十里外就發現行蹤後,還敢發起衝鋒。關鍵是還運氣極佳的陣斬單于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最終俘虜二十餘萬人。

得勝歸來以後曹操自己都說這一切都是運氣使然——“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

有時候現實就是比還要荒誕,因為現實不需要講合理性。

這要是哪部敢寫主人公奇襲數千裡,二百里不得水,殺戰馬數千匹以解困境,千辛萬苦抵達終點。卻在二十里外就被敵人發現。

然後主角派一名猛將為先鋒,發起衝鋒,一戰擊潰敵軍,俘虜二十餘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