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王柔借糧(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者寫一出八百人衝擊十萬大軍,將敵軍主將圍在土坡之上猛攻,從清晨打到中午(自旦戰至日中),敵眾為之氣奪,無人敢戰。
而且做出這兩番壯舉的猛將還是同一個人!
作者得被讀者罵到自閉。
所以發生在聞喜縣的對峙,張瑞從不催促。也沒有強行要求段文以一當十,掃蕩敵寇。
如今河東勝勢在太原一方,張瑞有足夠的耐心去等。
等到大陽、介休、白波谷任何一處打破僵局,從而增援聞喜。
精銳大軍比之烏合之眾最大的優勢之一就在於行動迅捷。
白波賊寇不設行伍,就註定了臃腫不便,像一隻笨拙的肥豬,被繩索一點一點勒死在原地。
張瑞盯著地圖,說道:“騷擾敵軍,打擊敵軍側翼本就是段文所部一直在做的事。該部日徵夜戰,殺人盈野。沒必要給他再添壓力。”
審配點頭,說道:“段校尉深得主公信賴,必能不負重任。如今破局關鍵還是在其他三處。就是不知哪部校尉能先傳捷報。”
說話間,屋外馬蹄聲急促響起,縱然大雨亦不能掩蓋。
這種急促的馬蹄聲,必然是信使傳訊!
屋內眾人皆目露期待,莫非有捷報?
片刻後一名信使疾步進入庭院,將一封書信遞給謝玄。
張瑞注目,這不像是捷報的樣子!
謝玄不敢耽誤,立即開啟書信,確認安全後雙手奉給張瑞。
只看了片刻,張瑞便眉頭微蹙。
審配好奇的問道:“主公,發生何事?莫非前線失利?”
張瑞將書信遞給審配,思索著其中利弊,說道:“無關戰事。是護匈奴中郎將來信。”
“護匈奴中郎將……王柔?”審配驚訝出聲:“他怎會忽然聯絡吾等。”
驚疑過後,審配一目十行的將書信看完。隨後將書信摺疊收起,說道:“護匈奴中郎將大軍竟然即將斷糧了!”
張瑞點頭,看著地圖思索片刻,說道:“必然是黃河暴漲,來自司隸的糧草無法轉運。”
審配猜測亦是如此,說道:“王柔想與太原借糧十萬石,以穩定局勢。某以為亦無不可,需以牛馬與吾等相換。該部征伐匈奴經年,必然多有駿馬!”
張瑞思索了良久,堅定的搖頭,說道:“某欲將其納入麾下,換糧之舉不合時宜!”
審配大驚,不可置信,說道:“前任護匈奴中郎將臧旻,曾於熹平六年(177年)八月,將騎兵萬餘出雁門,與其他兩部軍兵三路北伐鮮卑。由此可見護匈奴中郎將齊編滿員足有上萬人!”
“即便征戰經年,剩餘軍兵亦有數千之眾。且皆為百戰銳卒。王柔亦與主公同為中郎將,如何肯輕易折服?”
誠如審配所言,同為中郎將,且各帥名師勁旅,以常理推斷,王柔怎麼也不可能折服。
但張瑞卻想試試。
因為大漢四百年的常態可能已經一去不返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