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衛可孤(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因為他們入了敗寇列傳就小覷他們的話,難免不會落個兵敗身死的結局。
聞衛可孤下令,一名大漢快步走出營帳,乾淨利索地解開捆綁東方白手腳的繩索。
東方白入堂站定,堂中的叛軍將領盡皆起身,目光中帶些審視懷疑,似乎是在質問,大將軍為何對一個小小省事產生興趣。
衛可孤探首,開門見山道:“我聽說令尊、令堂是遭到元繼、元乂父子迫害而死,你兄弟二人也是受無妄之災流徙懷朔。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歸降真王殿下,替父報仇,作個真男子呢?”
東方白頗感意外,想不到此人將自己的生平調查地如此清楚。
旋即陷入怔默,仇,定是要報的,十世之仇,猶可報也,況殺父之仇?
但是,加入叛軍就能報仇嗎?更何況,東方老、曲珍如今生死未卜。
東方白想了想,扭過頭朝向漸漸黯淡下去的天空,搖了搖頭:“世間哪有殺了兄長,勸降弟弟的事呢?”
衛可孤正色言道:“據鮮于阿胡說,令兄突出重圍了,保年(破六韓常)也告訴我,戰場上沒有尋到令兄的七尺大刀……這下,你該安心了吧!”
東方白既驚且喜,卻又無話可說,只狠狠地罵了一聲鮮于阿胡:“鮮于阿胡?我還以為戰死了,想不到他還活著,更想不到他會出賣我們。”
“民心所向的道理,難道東方郎君不懂嗎?洛中貴戚春宵暖,誰知府戶甲衣寒!”衛可孤語速愈說愈快:“六鎮子弟苦魏久矣,所以真王殿下連戰連捷……如今六鎮之地已經全部為我所有,李叔仁狼狽遁走,料想元彧也不會長久。
一旦兩路魏軍盡皆兵敗,則北鎮盡為我所有,屆時,我軍再發兵入河東、河北,滅魏易如反掌!”
東方白又不是不懂軍事的小白,當即冷笑一聲,昂然道:“既然將軍認為滅魏易如反掌,為何要勸降在下一介愚弱之人呢?
在下祝將軍早成大業。”
衛可孤勃然變色,心底又露出一絲讚賞,繼而喟然長嘆一聲。
“若此子為真王殿下所得,大事猶可為!”
事實上,大真國的處境並不算輕鬆,據北境傳回來的奏報,蠕蠕主鬱久閭阿那瓌在天山(今杭愛山)可汗庭重振兵威,北部高車、契骨、突厥諸部盡皆歸附,儼然成為真魏交鋒中的關鍵勝負手,一旦柔然有變,大真的處境將會變得極其艱難。
兩線作戰,腹背受敵,戰敗是必然的。
不過叛軍中的大多數將領並沒有衛可孤一樣的智慧,反而是情緒高漲叫囂著踏平平城,全然看不到潛藏在黑暗中的危險來襲。
見此一幕,衛可孤倍感心累:“東方郎君真的不懼死嗎?”
坦誠講,魏晉南北朝時期,奉行“曲線救國”策略的人不少,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譬如淝水之戰反戈一擊的晉將朱序……但是,這卻不能成為東方白貪生怕死的理由。
東方白拱手,坦誠道:“將軍胸襟豁達,出乎在下意料,在下在此致以敬意!
至於歸降,還是免了,當日我領五百兵馬出懷朔,士眾皆戰死,獨我一人得活,我不能殺生報國,已是愧對三軍,豈可出降!”
衛可孤眉頭一皺:“東方郎君年紀尚輕,前途尚遠,難道就不留戀人世嗎?”
決定不降之後,東方白心境反而變得豁達,仰天笑道:“能生於天地之間,固然是件幸事。
如果不得苟活,那也沒什麼關係。自盤古開天闢地開天闢地以來,無數帝王將相、凡夫俗子隨風而逝,任誰風華絕代,也不過是枯骨一具。
生死輪迴本就是人世間亙古不變的法則,死亡,於我而言並不是不可接受之事。”
東方白隨意一言,衛可孤卻聽得入神,許久之後似有所悟,讚歎道:“東方郎君對於生死的感悟,不亞於我所見的一些佛門高僧。”
“降不降,且隨你,本將軍務閒暇之餘,會召你陪我說話,聽你說話,有趣的緊!”
頓了頓,衛可孤揮揮手:“帶下去,以上賓之禮待之,另外,派人為他治傷。”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