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万俟洛請命先鋒 賀拔勝臨陣卻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咚!咚!咚!”
雄壯的戰鼓聲響徹在懷朔以西的荒漠上,在百隻大鼓同時敲響的震天鼓聲中,叛軍五萬人的軍陣一分為五。
破六韓拔陵身側一員黑甲小將,左右各舞一柄四尺長的八稜鐧,策馬請戰:“大單于,末將請為先鋒!”
破六韓拔陵側首,見是太尉万俟普的獨子,以勇力著稱的万俟洛,拊掌大笑:“孤聽聞小將軍你能力博虎豹,生撕大鷹,今日,正好與眾軍見識見識你的勇武!”
万俟洛聽聞誇讚大笑一聲,雙鐧一碰,算是向破六韓拔陵行禮,北鎮武人性格歷來如此,說豪爽也可,說粗疏也不差。
“万俟受洛幹去也,且待我取敵將首級!”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端是一條好漢!
松明一展,戰鼓一響,城內守軍立時做出應對,眾將皆知懷朔東、南、北三面地勢狹窄,難以排開陣勢,因此,西面成為敵軍主攻方向已是必然。
楊鈞當即親領兩千兵馬防禦當道的西城,令別將楊暄領兩千兵馬坐鎮內城,指揮平民搬運石塊、輜重,以為策應。
鎮副竇樂、都將葛榮、統軍賀拔度拔、軍主賀拔嶽四人,各自統軍一千固守一面,八千將士皆是枕戈待旦。
懷朔不是中原的雄偉堅城,既沒有護城河,也沒有深溝堅壘,只有一條丈寬、插滿木槍的壕溝。
同樣,叛軍也缺乏必要的攻城器械,莫說飛樓、巢車、轒轀車這些需要一定技術水準的,縱然是簡單點的木幔、投石機也沒有,只有千餘架雲梯和二三十輛撞車。
但是雙方都對這場戰役勢在必得,若是懷朔守軍戰敗,將士百分百會被叛軍裹挾……而站在叛軍立場來看,只有拿下懷朔,才能成勢,才能魚躍龍門。
‘咚!咚!咚!’震天的鼓聲再次敲響。
全權指揮西線戰事的万俟普舉起手中松明,大喝一聲:“受洛幹,出陣!”
“得令!”
先鋒万俟洛下馬身先士卒,五千大軍如潮水般湧出,簇擁著百餘架攻城雲梯,向懷朔城殺去。
少頃,万俟洛指揮百架雲梯一字排開,大張旗鼓地開向三里之外的西城,五千名叛軍士卒身著亂七八糟的盔甲,手執五花八門的兵刃,舉著木質盾牌,捲起震天的喊殺聲。
若是不知內情的人見到這股軍隊,多半會認為這是一股烏合之眾,但是身處北方邊鎮的東方白卻是清楚,這股叛軍的戰鬥力比洛陽的羽林、虎賁高出一籌不止。
……
城垣長度不足四百丈的西城上,兩千名守軍將士分為前後兩隊,列隊整齊俯視逐漸逼近的火光,靜靜聆聽鎮將楊鈞的戰前動員。
東方白、東方老也在其中,卻是楊暄擔心父親安危,令二人前去保護。
已過天命之年的老將楊鈞鬚髮半白,臨近大戰,他卻沒有披掛鎧甲,只穿著一襲交領戎服,一派儒將風範。
審視軍容片刻,感受到空氣中瀰漫的惶恐不安,楊鈞拔出腰間寶劍高高舉起,指向蒼穹,慷慨激昂對眾軍喝道:“懷朔鎮是世祖太武皇帝所置,有歷代先君的英魂庇佑!
若上天不庇佑我大魏,就讓叛軍的箭矢射中我楊鈞的頭顱;如若不然,我楊鈞一定為朝廷擊破此賊。”
“若本將退卻半步,諸將可立斬之,若諸位有怯戰者,本將也決不寬赦!”
遠處傳來隆隆的戰鼓聲,耳邊回想鎮將楊鈞慷慨激昂的話語,兩千守軍將士渙散的鬥志重新凝聚起來,高舉長兵短兵竭力呼喝:“死戰!”
“死戰!”人群當中,東方白也跟著軍士振奮高亢的應合聲高呼起來,雖然他並沒有“為大魏死戰”的心思,但就眼下局勢而言,楊鈞的臣節也值得欽佩。
在這等生死存亡的險要關頭,楊鈞能將個人安危放在國家安危之後,堪稱是貞良死節之臣了,如果守城的主將不是楊鈞這等忠貞之士,估計竇樂、葛榮等懷朔豪強早就與叛軍合流了。
喊聲震動滿城,連內城一萬民眾也被感染,跟著吶喊起來,楊鈞回首望一眼城外情形,長劍一舉,厲聲喝道:“敵軍已至,將士各回本位。”
兩千名將士迅速散開,前隊一千名將士持短兵伏在城垣的女牆下,後隊六百名將士持長兵落錯三五個身位,其一是充當預備隊,再則若有披甲的兇悍敵軍衝上女牆,直接奉上一頓長槍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