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弔唁大會,同樣也是誓師大會。

朱由崧施加手段趁機調集兵馬,順便檢閱一番,願意聽從自己調遣的軍隊究竟是有多少。

而好在的情況是,弘光王朝剛剛初立的幾個月是極為順利的。

在朱由崧的號召之下,江北的四位總督,除了左良玉之外皆到朝堂。

原先不給面子的史可法也回到了金陵,為北伐行動出謀劃策......

與此同時,前來入朝的還有前鳳陽總督馬士英,前線的重鎮都已經連表忠心。

按照道理來講,南明實則是沒有後顧之憂,防守起來是沒問題的。

可是歷史上的弘光王朝,只存在了八個月,剩下後邊的十幾年時間,幾盡是在苟延殘喘。

這些人絕不會想到會有這樣的後果,同時也不會知道發生災禍的原因......

“皇上,對待夏國絕不可大意,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在河南都吃了大虧。

再加上今年明北流民穩定,怕是難以有機會收復京畿......”

史可法身披白巾,在繁瑣的禮儀結束後,就開始勸說朱由崧要多做謹慎。

這傢伙在史可法眼中看起來始終有些不大靠譜。

揚言出兵京師就算了,可作為當今聖上,朱由崧卻不知道夏國在江北佈置了有多少兵馬。

不僅輕視敵國,朱由崧還領揚州守軍主動出兵,史可法認為這樣的戰術完全不成熟。

江南糧多人口充足不假,可都是未經歷過明北殘酷戰亂的新兵,沒有充足的訓練很難對抗夏國人。

可朱由崧卻不這麼認為,要是再晚一點北上,等到朱慈烺徹底出現在天下人的視野裡,那麼情況就極為難辦了......

“皇上,出兵河南也不是不可。

在那一面有厭惡北夏朝廷的鄉紳接應。

若是此時出兵,定能奪回大批土地。

而且,我還聽聞,河南諸府今年不缺糧食......”

說話的人是高傑,此人坐擁徐州,與史可法、黃得功、左良玉共為江北四鎮督軍。

並且高傑曾經還是李自成麾下戰將,投降明廷後對農民軍追繳猛烈。

數年下來已經是戰功赫赫,在去年才剛被崇禎皇帝冊封為興平伯。

相比於史可法的穩重保守,高傑信心滿滿,再加上是處於事業上升期,自然是不願放棄立功的機會。

“一派胡言,鄉紳豈能作為依靠,擁兵作戰始終是要靠將士!”

史可法怒斥。

高傑是賊寇轉業,出身不如史可法,被狠狠反駁了一句後卻不做言語,反而板起個臉。

一旁的黃得功則是在看戲,不時出言推波助瀾,想把事情搞大。

江北四鎮的矛盾初現,朱由崧看在眼裡,心中卻大鬆了一口氣。

自認為自己的手段了得,相互牽制下,控制住了手下將領。

就這番帝王的駕馭之術,怕是崇禎皇帝遠不如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