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

“不可!”

“老匹夫!”

“混賬玩意!”

都是軍武出身的將領,心情粗獷,祭壇下的幾人很快就相互怒罵了起來。

朱由崧依然沒有作為,站在一旁觀戲,史可法爭吵不過高傑等人,只好又伏拜在弘光帝跟前:“皇上,還請以國體為重,時下情形,莫好大喜功,莫貪圖享樂......”

史可法作為弘光王朝的兵部尚書,但在朝內幾乎沒有實權,情急下將心中不滿統統說出了嘴。

朱由崧聽言面色頓然發黑!

這個史可法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對朝廷說三道四,表面了朱由崧就是個昏君。

可朱由崧還真不能對史可法明面上做些什麼,史可法是先帝留下來僅存的大督軍,戰功顯著。

而且幾個月前,史可法聽聞崇禎帝身死,差點撞柱破頭而死。

此番氣節,代表的是少數忠於崇禎帝的舊臣,只要不造反,怎麼都殺不得。

“愛卿,先起身罷!”

朱由崧沉默良久之後,只得一咬牙,將史可法給扶了起來。

同時又看看四周,眾位大臣看自己的眼神依然敬畏,這才心中安穩了許多。

可經過當前的事情,朱由崧就更加肯定了要北上出兵的決心,其實對北夏出兵並不一定是要打勝仗,有時候也是為了除掉一些人......

內部不穩的情況下,不對外出兵就難以轉化矛盾。

“皇上,當前情況的確是不得不出兵,至少也得控制住河南南陽府。

若是再晚一些的話,就難以渡江作戰,徐州還會有大危機!”

說話的人是鳳陽總督馬士英,道理說得很清晰。

可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馬士英的家產是在京畿等地,夏國的作為實在是不給官紳們退路,以後想投降都沒法投的。

就這樣,眾人又把目光看向了史可法一系的將領,似乎江南的鄉紳也想讓兵部尚書出戰。

這傢伙說話不好聽,還總是想著為百姓謀取福利,不如早死一些為妙。

“好!出兵就出兵!”

史可法渾身顫動,袖袍一揮,竟是憤然走出了場地。

畢竟是聽聞崇禎身死時撞得頭破血流之人,面對江南官紳的施壓,極為硬氣。

餘下眾人面面相覷,可有的人卻止不住的露出竊喜,史可法要是使喚出去,對於大家都極為輕鬆。

接下來還可安心去搞錢,打仗什麼的根本沒有士紳會在意,如果實在不行,劃江而治,成為下一個“南宋朝廷”也不是不可......

“皇上,我等也回去布兵!”

高傑不甘示弱,就要告別朱由崧,回到領地上做足準備。

在真正的歷史上,滿清剛入關之初,南明朝廷確實是有過北伐恢復中原的準備。

只不過是內動嚴重,史可法坐鎮揚州時被清軍圍攻,朱由崧置之不理,後高傑準備出兵京畿,黃得功為了搶功勞在後邊斷去高傑糧路......

江北四大鎮相互爭鬥,簡直堪稱魔幻。

這樣的混亂狀態,就算江南真的拉攏到百萬兵馬也難以發揮實力,只是朱由崧完全意識不到後續會發生的後果。

金陵弔唁的事情過後,幾乎成為了南明朝廷的另一個轉折點,諸多將領大臣們各懷心思,暗想著後續出路。

朱由崧則是回到了寢宮,繼續開始拉攏士紳,維護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