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弔唁舊臣(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由崧打發走各大士紳,回到側殿,隨即面上就露出了喜悅。
“這是大好的事情!北夏自掘墳墓,虐殺士族大臣,已經走不了多久了!”
朱由崧揮著衣袍放聲大笑。
金陵提督盧九德早已聞訊趕入了皇宮,見到弘光皇帝滿臉歡愉的樣子,是不由皺起了眉頭。
“盧大伴,來得正好,北夏自掘墳墓,將江北計程車族統統逼上絕路,這樣的朝廷,如何能站穩得住腳跟?
不像是朕!
我江南朝廷賦稅充盈,兵強馬壯,朕這就打算擇日揮師北上,一通中原!”
朱由崧滿臉笑意的說道。
北夏殺死前朝大學士就算了,竟然還當街羞辱,如此做法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在朱由崧看來,這些鄉紳士族才是一個朝廷的核心競爭力。
如何能夠得罪得了?
果然是塞外不毛之地而來的蠻子,絲毫不懂得治御之術,而朱由崧作為福王一系,自然更能懂得如何整合“資源”,拉攏士族才是首要任務。
盧九德聽言後卻皺了皺眉頭,可也不敢過多諫言,微微愣了愣,還是讚揚著說道:“可喜可賀,北夏國逆天行事,我朝替天行道,定能一統江山。
只是北京城的細作回報,殺死的都是先皇舊臣,不管魏藻德等人經歷過什麼,可始終未曾歸附夏國。
眼下應該是弔喪才對......”
盧九德最後又是建議著說道。
魏藻德等人再怎麼說也是前朝大學士,北夏國人羞辱斬殺,那麼江南朝廷就大張旗鼓的歌頌,至於貪腐什麼的事情,完全不用去在乎......
歷史上真正的南明朝廷也是如此,為了彰顯是繼承前朝正統的身份,在立國之後,就會對前朝死去的大臣追封。
特別是一些被崇禎皇帝斬殺過的大臣,則會有“平反”的機會,後人也能得到關照。
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拉攏人心,並且顯示朝廷的恩典浩蕩。
“弔喪、當然得是要弔喪!
還得要立下功名碑,讓世人傳唱,讓所有人都看看夏國的所作所為!”
朱由崧連忙拍手言道。
盧九德心思有些憂慮,還有許多話要說,可是見到朱由崧信心滿滿的樣子,只得把話再憋回了肚子裡,退出了大殿。
很快,聖旨傳遞下去。
數日後,金陵城內舉行了一場浩大的紀念儀式,目的是哀悼在北京城被夏國人迫害的大臣。
眾位南明的官僚大臣們皆是掩面而泣,但至於江南百姓心中是何作響,就全然不知了......
於此同時的,在弔唁儀式上還出現了一段小插曲,有從大明京師回來的細作,手拿著所謂明太子朱慈烺的手諭回到了金陵。
也許是過於激動的緣故,反而惹怒了朱由崧。
這位得到朱慈烺訊息的細作很快就被金陵城官兵捉拿,並關進了死牢裡,亂刀砍死。
至此朝堂內再也沒有人敢提及太子朱慈烺的訊息,表面上看起來是頗為穩定。
就從朱由崧目前的操作來看,與歷史上的正常軌跡差不了多少,全部都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與權力。
至於皇位之外的事情,什麼親緣關係都是假的,當然也更談不上是關心民生。
明朝的王爺全都是壓迫百姓的好手,對賤民過於仁慈反而會影響大地主的利益。
而再看金陵城,四處掛起了白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