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派人求和!”

吳三桂轉過頭來猛喊,可感覺身旁空了許多,原來是一直跟在身邊的傳令兵早不知跑到了何處。

吳三桂跑了幾步,又隨意沿路點了幾名將佐,讓城上的明軍立上白旗。

可緊接著又是巨大的炮聲,伴隨著不絕槍鳴。

夏軍似沒看到投降訊號,舉白旗的將兵也跑了......

山海關內人聲嘈雜。

再加上部分叛離吳三桂的兵馬,下邊的軍士混亂,一時間敵我難分。

而此時已經是深夜。

吳三桂就著夜色逃跑,好不容易在前方碰上了幾名心腹。

砰!

後方又是一道巨大的爆炸聲響起。

“城破了,夏軍進來了!”

驚恐的喊聲不絕於耳。

兩百多年以來,山海關這座內城,是第一次被外敵從正面攻破。

吳三桂也沒有見過這樣打仗的。

但凡是站在顯眼一點的地方,都少不了受到夏國軍隊射擊。

最外圍的明軍徹底潰散。

翁城也不頂用,因為內部早有人開啟了防禦線。

“逆賊!周先志等人死不足惜!部眾也不得好死!”

吳三桂接連罵了數聲。

可在危難的時候,最易見人心。

吳三桂的心腹大多是為了利益糾集在一起,兵敗後立馬就做四散而逃。

有私兵在手的將領,就直接攻闖明軍自己的防守關口。

為了從山海關後逃亡。

夏軍自從入了關內,就打得毫無興致,因為願意死守的明軍寥寥無幾。

吳三桂的兵馬在歷史上是最會儲存實力,見不著好處的仗是絕對不會打的。

“傳令下去,往府衙走!”

吳三桂忽然下定了決心,他絕不能離開山海關,沿路糾集起僅存的親兵。

在山海關內的防禦工具同樣很多。

沿途許多暗堡箭樓,並且內城中還是有諸多防禦的高牆,外敵進來的時就如同迷宮。

就算夏國火器再犀利,想要衝到山海關中心,還需要一段時間。

吳三桂原本兩萬兵馬,能調動者不及十分之一,進入了府衙周遭,家兵倒是多了起來。

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猛將,從內衙衝出,砍倒幾名想要往外逃跑的明軍,轉眼來到吳三桂跟前。

“大人!衙內衙外的堡壘佈置完畢,可在此暫避,再謀求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