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的猛將正是楊國柱,吳三桂麾下得利戰將之一。

要是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楊國柱後續會是吳三桂麾下的十大總兵之一。

可當下還只是一名將佐。

在松錦大戰時被吳三桂救出,至此是忠心耿耿,可現在除了楊國柱,再無他人......

“快,快再去派信使,我吳三桂願降!”

吳三桂進了府衙,屁股還沒坐熱,想的就是這投降之事。

吳三桂感覺自己虧了,要不是為了賣個好價錢,也不至於把山海關給搞砸。

“尊令!”

楊國柱點了數名家兵出去傳信。

可許久未見人歸來,倒是爆炸聲越來越近。

想來是外邊的防禦完全不頂用。

“快,再去派人!

我吳三桂不用做王,做侯爺也可以!

至此為大夏王鞍前馬後,刀山火海!”

吳三桂退而求其次,又再急忙點了數名親衛,兵分數路,催促著定要將乞和信送達。

周圍的親衛又少了幾人,吳三桂顯得很是煩躁。

按正常規矩來講,此時明軍退無可退,夏軍也該過來招降了。

“我吳三桂戰功卓著,夏國人竟如此失禮,此乃暴虐之國!”

大廳裡,吳三桂重新癱坐在椅子上,搖頭悲嘆。

“大人莫急,怕是傳令兵還未到夏軍帳前。

以大人的才華,冠絕山海關內外,在中原聲望之高,夏國怎會容許失去......”

楊國柱在一旁勸慰。

“也的確如此。”

吳三桂聽言倒是舒坦了幾分,可心頭那股遺憾之感未卻,又是說道:

“也罷,此後做個侯爺倒也不錯。

至於更大的念想,暫不奢望了......”

吳三桂的話音剛落,外邊又傳來了槍鳴,以及明軍中彈的哀嚎聲。

吳三桂不為親兵的慘死感到痛惜,再多的抵抗也是於事無補,只在府衙內等待議和的訊息傳回。

......

一夜而過,臨近拂曉。

山海關總兵府外,明軍的堡壘已經被夏軍全部剷除。

幾乎再也見不到明軍抵抗的身影。

烏拉帶著三個排的夏軍,圍在府衙大門外,四周的牆垛上都是狙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