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脈並非大勳本土教派,而是從西方引入而來,因此才有那西方佛國這一說法,佛教興起之始算是一種政治手段,以佛家教條統治人心而已。

歸根結底,所有文化的興起都能算是駕馭人心的手段,只是如今大勳選擇以道家文化來穩固天地人文。

別看如今讀書人一時風光無兩,其實他們也曾經歷過近乎被扯斷文脈的遭遇,最為聲勢浩大的一次便是焚書坑儒。

那一次浩劫幾乎將天下讀書人的心氣神都給打斷了,文脈被燒的七零八落,現今那段斷層的文化依舊處於空白,被燒掉的經典著作已再無現世的可能了。

當然讀書人一脈也曾出現過以一家碾壓百家的盛況,最讓讀書人心魂激盪的幾個字不過是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是好景不長,讓不少後世讀書人為此扼腕惋惜不已。

想來後世再也不會出現如此盛況了,如今的讀書人呈現兩級分化的情況,依附王朝勢力而生的儒家弟子大肆啃食文運,對於延續文脈一事充耳不聞。qs

唯有少數讀書人依舊秉承傲骨,辛辛苦苦尋尋覓覓為天地延續文脈。

曾有人吟詠出「國家不幸詩家幸」的詩句來,但文脈的垂落一事,大多都是隨著國家不幸而凋零,詩詞歌賦曲作典籍,詩文化僅僅只是文脈中很小的一部分。

哪怕家國不幸,詩家崛起,硬撐著文脈不斷,可統觀大局,文脈依舊是那凋零的狀態。

文脈的興起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因此才會有各種膾炙人口的典籍流傳於世,文化應時而出,便是文脈。

因此可以知道,想要形成文脈,首要條件是要符合時事。

八千文字,薈萃成萬家典籍,便是文脈。

其實世間常用文字並不算多,幾千而已,但是由各個文字拼湊而成的典籍何止千萬部,因此書籍的存在,其實能看成是文脈的顯化方式之一。

見到操控佛陀業火如魚得水的少年郎,面色陰沉如水,沒想到舉全宗弟子之力升起的火場,到最後反而為他做了嫁衣裳。

怪不得他先前沒有急於祭出這枚佛門心印,想來應該就是在等著這一刻的到來。

撤去神火的燃燒之勢顯然已經不可能,此方印臺威力太過於巨大,唯有依靠佔據火場的理地之勢才敢硬接。

只見丟掉手中的銅修羅,這把銅修羅定然不可能抵擋下印臺的強悍攻勢,因此再持握已經沒有了意義。

他緩慢蹲下身子,如神火灶眾弟子一樣,半跪在一條凸起的地脈之上:「聽我號令,熔鑄地脈!」

眾弟子頓時心驚不已,大人竟然要熔鑄地脈!

就在眾人愣神間,已經率先施法。

他手臂之上肌肉隆起,好似血管一樣的經脈線在皮層中跳動,其體內三百六十餘座氣府之中,靈力幾乎在同一時間翻震,下一刻順著錯綜複雜的經脈線條向著手臂之上推進。

集全身靈力於一臂,手臂上的經脈線顯然不可能承載如此龐大的靈力洪流,因此在靈力的推動下,經脈線在這一刻擠破皮肉外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