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毓縷樓(第2/2頁)
章節報錯
話到這裡,底下又傳來一聲通傳:“貴客裡面請。”
羅沉方揮手按住他,悄聲道:“來了好人物了。”高屹語塞,心想他還沒見著是誰走進來,為何就說來了好人物了。高屹探頭去看,卻被珠簾擋住了視線,羅沉一揚臉,隨樓下的人一起開腔:“剛才你沒聽見門外的馬鳴嗎,聲嘶如鏘然金石,短促而三聲畢,這是極品的棗膘,產自牧國那青,專供皇家,而且你聽——”
高羅二人皆側耳細聽樓下之聲:“……備些清甜的果子,不要糕點了,來一壺膠縣的酒,兌姜梅,溫熱即可……”
羅沉便接著道:“是女孩子,年紀與我們相仿,皇宮內院,可乘棗膘馬,這等身份,除了皇后妃子,那只有公主們了。”
話音剛落,便聽見她們輕聲上樓梯,高屹還不信邪,迫不及待地走出屏風,正與兩位公主撞了個正著,他匆匆行禮,只見麗華比了個噤聲,便轉到他們旁邊的望臺去了。高屹回到桌前,神色十分鮮潤,仿若明白了什麼,於是問:“你怎麼這麼靈?”
羅沉一字一句地答:“這你就不明白了,越是渺小細微之物,越是有其天地之大文理,大家都忽略的,往往才是關鍵。”
高屹很是信服,於是道:“說得對,我服了。”
“只不過,公主們出宮,從來沒有的事,很是奇怪。”羅沉心頭一轉,於是又道:“不過也可能是憋悶了,出來透透氣。”
高屹只是點頭,也沒有再說太多。
再說這邊落座的伯嶽侯等人,四個人只要了兩壺酒,便落座,面朝高羅二人的方向。在座的,除了伯嶽侯之外,便是大司農江廣寧、兵部尚書尉大有、司刑寺新任大監蔣公錯。
大魏雖無黨羽之爭,但是朝廷乃至地方都有派系,如分來去看,有四派共系。以太傅為首的保皇一派,高羅兩家都是追隨者。以伯嶽侯為瞻的變政派,其麾下最有力的是大司農江廣寧,江廣寧宣揚新政,故而為變政派。再就是以王氏為牽頭的親後派,王氏為外戚,這一派又叫太子黨。而最後的,則是一些不願摻和其中的中庸之臣,算是中立派。
這一桌可是有趣,伯嶽侯和江廣寧為一伍,尉大有的兵部向來不多事,蔣公錯的司刑寺為高爵統轄,他自然是保皇派。一桌三黨,不知要論些什麼。
“蔣大監平時不與我們多來往,今日有些拘束。”江廣寧親自給他斟酒。
蔣公錯為人剛直,也正因如此才被高爵舉薦為大監,統掌司刑寺。他最不滿伯嶽侯的囂張跋扈,此間赴約不過也是被脅迫而來。他看著面前的酒,因是道:“俗話說無語不同座,無路不同行,我與幾位實在是難同座,遑論同行了。”
江廣寧仍笑,伯嶽侯也輕笑道:“你看你,本侯請你來又不是要與你談什麼同行不同行,難不成蔣大人是以為我是來拉攏你的?”
蔣公錯哼出一氣,並不言語。
“今天是好日子,邀蔣大人出來,並不想談政事,而是為了看看這毓縷樓的歌舞。”伯嶽侯仍不動怒,轉手拿起酒杯來一飲而盡。
蔣公錯方道:“這麼說,是看看昇平的歌舞了?”
“自然。”伯嶽侯堅定道。
“不是吧,我看伯嶽侯想的是給我看看您的太平手段吧。”蔣公錯提了提氣,“都說經伯嶽侯一席酒宴,無論什麼鋼刀,都能變為脆木,就算是忠烈好漢,也能瞬作腳下奴,原本我還不信,如今我算是明白了。”
伯嶽侯覺得好玩,遂問:“哦?蔣大人何出此言?”
蔣公錯不卑不亢道:“讓兵部尚書誆我前來,一杯酒就按住了我的勢頭,毓縷樓的歌舞是好,可是伯嶽侯的臺子也不差,現今這等同是將我押在了砧板上,靜候開刀啊。”
“怎麼,蔣大人是覺得本侯要對付你?”
“三寺與侯爺素無恩怨,況且我與侯爺也無往來,何談對付不對付?”蔣公錯心裡明白,伯嶽侯今次約見,定是有一件只能由他來辦的事。
伯嶽侯深深一笑,遂道:“蔣大人心裡明鏡兒似的,本侯也不便多瞞了,南倉裡有件事,還要借蔣大人的貴手。”
一聽事關南倉,蔣公錯的心立馬提吊起來,面色微變,道:“不必說了,無論南倉有什麼事,恕我直言,除非是官家下旨,否則蔣某絕不可能聽從侯爺您的任何一句話。”
“你別急啊,這件事,就是官家已經決定的了,只不過我先旨意一步和蔣大人商談此事,一切還都是為了官家。”伯嶽侯微微一笑,伸手將酒杯又向蔣公錯面前推了推。
蔣公錯看著杯中酒,問道:“既如此,有官家的旨意我定當奉命行事,也就不勞煩伯嶽侯了。”
“你怎麼不聽聽是什麼事呢?”
“我不聽,如官家有旨,我還急這一時嗎?”蔣公錯乜斜了他一眼,“難不成伯嶽侯是想讓我抗旨不遵,才特意請我走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