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虛妄 第四章 徵招(第1/2頁)
章節報錯
入夜前,楚戈趕到藍門關,連夜召集楚林、姬可、楚枳等重要人等,商議北上之事。姬可本欲出發去濮人處籌糧,因楚戈外出中嶺而暫緩了行程。
楚戈將此行如何與楚忍交涉、如何建議諸部代表禦敵、如何建議組建返鄉軍等事,向眾人說明。只是後來楚忍贈送《楚歌》末卷及密議之事未談。
“成軍容易,帶隊難。目前,滄水部經過兩次狄人南下的徵調,缺少合格的基層隊長。如若二十人為小隊,兩千人也須近百名隊長,總不能全是兵訓學堂的娃娃學員。而且,兵器也是個大問題。”姬可不無憂慮地說道,楚林、楚枳也同樣擔憂。
“不,我打算十人一隊,讓士卒從一開始就熟悉更小的作戰單位。”楚戈說道,好像還不知道人手不足一樣。
“除非把你分成兩半來使用。”惹得姬可沒好氣,白了他一眼,接著又補充道,“倒是有一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姬姐總是有辦法,說來聽聽。”楚戈忙問道,楚林、楚枳也滿懷期待。
“返鄉軍縮減至五百人,這樣所有需求就減少了七成了。”姬可信心滿滿地說道。
“這,確實減少了需求。”楚戈被她弄得哭笑不得。
“兵貴精而不在多。再說,如果要這些難民安頓下來,又要紮根在滄水,正需要大量精壯勞力。此時反而抽走勞力,還不到時機。”姬可此時不似說笑。
“這也不失為一個方案。不過,先前在中嶺議策時,已經誇下海口,如今臨時變更,可能諸部代表不滿。”楚戈笑道。
“這倒無妨,我們仍以兩千之數為準,只是在徵招時,條例放嚴苛一些,讓有些應徵者知難而退即可。而且糧草、武器適當減少各部的要求即可。”姬可想了會,又說道,楚林、楚枳也是領會到這其中的關鍵。“一個月左右時間,待出發時,通知各部,就說返鄉軍難以徵招,先頭部隊先行北上。”
“不過這五百人的隊伍,必須百裡挑一。全副護甲、武器均要精良。臨行前,學堂演練的各式作戰方式均訓練到位。”楚戈說道。
“那是自然,如若裝備兩千人的隊伍,兵訓學堂的鐵爐或許力有未逮,若是五百人,我們倒是敢保證,讓狄人的弓弩、武器無用武之地。”姬可說道。
“事不宜遲,楚林不用去中嶺借糧,就與我一起,在學員和滄水老卒中挑選五十名優秀子弟,準備二十天的訓練科目。十天內,楚枳與田伊去選出人員,集結完成後,就在這南門關實訓吧。”楚戈直接分派任務,田伊沒有參與商議,但對難民名冊熟悉,就由楚枳傳達。
“你可知道狄人作戰風格?”姬可見楚戈已經分派任務,提示道。
“我聽諸部也有議論,說這狄人作戰,遠則弓駑齊射,近則戈矛刺殺,依仗馬匹優於楚族,來去如風,委實難以對付。”楚戈說到這裡,現出頗為憂心的神情,不過旋即又信心十足地說。“不過此次北上,以襲擾為主,野戰為次,萬不得已,不與狄人硬碰硬,待隊伍成長、擴充套件後,再相機而動。”
“看來,你還是有些準備。你若只有五百人的部隊,我倒是有信心讓你具備與精銳嫡衛野戰的能力。”姬可神秘笑笑,說道。
“武器、護甲,就勞煩姬姐了。只是,這樣一來,向濮人借糧之事,可能就要推後了。”楚戈馬上感受到人才難求的痛苦。
“不妨,待田伊將人員徵招結束,讓她回濮人那邊一趟。或許更有說服力。”姬可沉吟一下,然後提議道。“再則,武器、護甲只要有樣品,或許在北地也可仿製。”
眾人再商議些細節事項,不知不覺,燈油已盡。楚戈看向一旁計時水漏,發現已是半夜,奔走一天,才發現腰痠腿乏,打了個哈欠,眾人識趣退去。
楚戈正要略作洗漱上床睡覺,卻是田伊從外面進來,雙手端著盛了清水的陶盆,顯然是一直沒睡,還準備著熱水。
“這麼晚,你怎麼還沒歇息,我這裡不用人服侍的。”楚戈見是田伊,笑著說道。
“小伊倒是沒什麼,不覺得睏乏。楚哥你這些天安置難民,又兩地來回奔走,今天回來也不趕快休息,還與姬姐她們議事這麼久。”田伊輕聲說著,把陶盆放下,盆中熱水還冒著陣陣熱氣。
“沒辦法,事出緊急,只有連夜準備。對了,剛才商議事情時,還說到要麻煩你兩件事,一是在難民名冊中,先預選一些精壯勞力,組軍北上;二是要勞煩你回一趟濮族。上次說到開源借糧的事,姬姐一時走不開,你與楚枳還得幫我們去籌些糧食安置難民。”楚戈想到剛才商議的事情,向田伊解釋。
“嗯,我聽姬姐說了。”田伊應道。
“哦,對了,按之前我與濟長老的約定,姬可其實已經將鍊鐵、鍛器之術傳授我族。你這次回家後,其實也是不用再到兵訓學堂為質。這一年多時間,也算難為你了。”楚戈又想到勞煩田伊其實挺難為情的,也只有儘早讓她回家鄉才能稍解心中的歉意了。
“我知道的,我在這裡已是無用。你早點休息。”田伊轉身便出去,也不待楚戈回話。
楚戈還待再說些表示感激與歉意之語,見田伊已經消失在門外夜色中,怔怔出神半晌,見盆水尚溫,趕緊關上門洗漱起來。
第二日午前,楚戈將兵訓學堂將要準備的護甲、武器、弓弩等物與姬可再商議一番,兩人均是有想法的人,許多思路不謀而合,很快就確認完畢,姬可自去籌備回白草灘之事。想著已有一月未見母親,楚戈又交待如果風氏掛念,可以讓其來藍門關相見。心下盤算著,如果此次北去,不知道何年何月再與母親相見。原來,自當日楚戈受箭創後,便有人報於楚家灣的風氏,風氏擔心兒子安危,自此搬去白草灘兵訓學堂長住。
楚戈接著又與楚林商議甄選些值得培養提攜的優秀子弟,準備作為基礎武官備選。兵訓學堂自去年計劃擴充套件後,也吸引了不少成年的優秀子弟入訓,甄選五十人並非難事,但考慮到作戰非同兒戲,還需要一些有經驗、見過血腥的老卒帶領。因此,只在兵訓學堂中遴選了二十來人,其餘人員,均在滄水本部老卒中挑選。
兩人商議待定,田伊與楚枳從外面進來,拿來難民名單。楚戈一看,頗為意外,名單不再以以往的樹皮謄抄,而是以中嶺一帶常見的金竹為材料,削製成一尺長兩指寬的竹片謄抄,更加結實耐用了。楚戈出口讚道:“這又是姬姐想出來的辦法,這樣用竹片編寫文字,更加方便結實了。”
“總不能事事都是姬姐去想法,這可是田伊姐著人制作的。”楚枳在一旁為田伊表功。田伊則在一旁面色不霽,楚戈一時很是尷尬。
“名冊準備好了,枳哥也算熟悉,你們商議。我先收拾一下,午後要與姬姐同路從白草灘回白沙洲去了。”田伊也不爭辯,就欲轉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