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小樓聽雨 第五十三章 喧賓奪主(第2/2頁)
章節報錯
杯渡眼見拿不下蕭瑾裕,登時心中發狠,催緊內力,倏然一個移形換位,疾疾兩拳打出,從蕭瑾裕料想不到的方位攻來,第一拳捶擊前胸,第二拳卻倏的後發先至,拳勁捶到了蕭瑾裕的“腰俞穴”。
眼見這一拳堪堪將要打中蕭瑾裕,蕭瑾裕身形側傾,好似將要倒下,卻倏的似一支弩箭平行射出;杯渡的拳頭觸著蕭瑾裕的腳底橫掃出去。
杯渡縱身而上,變拳為爪,龍爪手疾疾打出,“捉影式”、“捕風式”、“鼓瑟式”、“撫琴式”、“搗虛式”、“批亢式”、“抱殘式”,接連七招,招招罩向蕭瑾裕。
葉清泫年齡較小,從沒見過如此場面。見紅衣老和尚攻勢兇猛,好似佔了上風,心中焦急,嚷嚷道:“師伯祖,快幫下我師父。”
瘦老道嚴憲微摸了摸葉清玄的小腦袋,笑道:“你師父勝券在握,無須擔心,好好看著便是。”
蕭瑾裕面對疾風驟雨般的攻勢毫不心慌,腳踏禹步,暗合“五行”“八卦”方位變化。“五行”指的是前、後、左、右、中五個不同的方位。
在技擊術語中,稱為“五行五門方位”,其中含有很多“生克變化”的要點,此時不必細表。
“八卦”是指坎、離、兌、震、巽、乾、坤、艮八個方位,分為四個“正方向”和四個“斜方向”;蕭瑾裕的禹步身法師從韋崇珣,自然是最正宗的道家絕技。
蕭瑾裕接連施展大摔碑手、分筋錯骨纏龍手,兩種武功穿插使出,將杯渡施展的龍爪手、羅漢拳、般若掌都給接住了,雖然看似杯渡站在上風,實際上卻是蕭瑾裕更勝一籌。
方丈懷濟和十幾位少林長老將比鬥場景看在眼中,兩人功夫已是高下立判,是以懷濟等人均是一臉凝重,暗道少林寺百餘年威名怕是不保。
少林一方暗自憂心不說,華山、黃陵兩派人馬當中,只有西嶽二叟看出優劣,呂晴雪等人卻以為蕭瑾裕落在了下風,不由得有些擔憂。
杯渡連攻數十招,毫無建功,聽見嚴憲微出言諷刺,著實怒氣填胸,一聲大喝,倏然變爪為掌,雙掌平推,掌力有如排山倒海,盡發出來!
蕭瑾裕雙掌劃弧,發出一招“鐵閂橫門”,出掌倏忽如電,一下子切到了杯渡掌上,砰的一聲,在場眾人只感一股無形的潛力沛然如錢塘江潮橫推四方!
幸好離得近的諸人要麼是一流高手,要麼是頂尖高手,不然可要當眾出醜了。
懷濟等人見狀大驚失色,此等內力相搏,並無絲毫取巧之處,內力精深者勝,敗者一方輕則斷腕折臂,淪為廢人,重則暴斃當場,死於內力反噬之下。
若是兩人內力不相上下,便只有蘭艾同焚,玉石皆碎了。江湖頂尖高手一旦內力相搏,其他人很難分解得開。
咔嚓兩聲,兩人腳下的石板條承受不住此等沛然力道,碾碎如粉塵。二人足陷土內一尺有餘,卻仍是交手不止。
杯渡只是忌憚分筋錯骨纏龍手的擒拿絕技,是以兩人雙掌相抵後,急催內力相攻,意欲以深厚內力取勝。
他自忖苦修一個甲子的內力,雖算不上天下無敵手,卻也算是罕逢敵手,不虞兩人雙掌放一接觸,便覺對方內力攪海翻江般攻來。
杯渡著實沒想到對方內力如此精深,已是江湖頂尖高手的內力水準,他連忙催動內力守住,一旦對方力弱便著手反攻。
哪知對方內力有如長河大江,無窮無盡,攻勢好似長江三疊浪,後浪推前浪,併力齊發,使得杯渡頗感概莫能御,他運起全部功力也只是勉強守住,想要反攻已成空談。
但事到如此,除了正面相抗,別無取巧之法,有苦難言的杯渡禪師只得咬牙堅持,一刻也不敢鬆懈。
彈指間,蕭瑾裕兩眼明得像霜夜裡的大星,頭上更隱隱有一層如煙白氣,杯渡老和尚的大紅袈裟鼓脹如囊,光禿禿的頭上已然白氣蒸騰。
此時,山下有數人縱掠上來,呂晴雪、西嶽二叟、方丈懷濟等人打眼一看,卻是青城七子其中四人:郝知泫、王知策、徐知濤和鄭知非。
郝知泫四人來此是做說客的,一路上快馬加鞭,急匆匆趕來,哪知仍是來遲一步。
他們見蕭瑾裕和杯渡如此陣仗,登時心中瞭然,不過也有幾分驚異,此次問罪少林,兩派當中以黃陵派為主,華山派只是為其助拳,不想蕭瑾裕竟然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