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小樓聽雨 第五十三章 喧賓奪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吱的一聲,寺門左右開啟,領頭的赫然是方丈懷濟上師,懷濟身後是十二位身披硃紅袈裟的老和尚,均是戒律院、羅漢堂的長老高僧。
懷濟雙手合十,面含微笑道:“二位掌門遠道而來,貧僧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蕭瑾裕施禮道:“晚輩等不告而來,擾了禪師等人清修,著實罪過。”
懷濟笑了笑,沒做言語,當即側身迎客,蕭瑾裕和呂晴雪方要抬腳入寺,懷濟身後的杯渡禪師倏然道:“二位且慢。”
蕭瑾裕、呂晴雪聞言一怔,登時止住腳步。
杯渡漠然道:“本寺一百年以來,從無女客入寺,諸位雖是遠方來客,恕本寺不待女客,免得壞了本寺數百年清譽。”
呂晴雪俏臉生寒,怒上心頭,便欲針鋒相對。
蕭瑾裕輕笑道:“寺院不待女客,尚是第一次聽說。昔年則天皇后數次駕幸少林,從未聽說被拒之門外。貴寺莫不是以身份貴賤待客。”
蕭瑾裕言之有據,則天皇后登基稱帝后,文治武功不弱於前人,其他皇帝都把泰山當作祭天的地方,武則天卻不這麼想,她覺得自己是華夏第一個女皇帝,所以她祭天的地點不能與以往相同。
是以她選擇了嵩山,在嵩山舉行了封禪大典,就是在這次封禪大典之上,嵩山正式成為五嶽之中的中嶽,嵩山所在的嵩陽縣被改名為登封縣,取自“登山封禪”之意。
杯渡禪師做為少林寺上一任方丈,自知蕭瑾裕所言不假,則天皇后確實數次駕幸嵩山,並留下手書石碑,當下竟不知該如何駁斥。
懷濟笑道:“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眾生平等,男女老幼,一視同仁,無有貴賤。本寺先前確有此等規矩,是為避免世人閒言碎語爾。諸位均是江湖同道,不需循規蹈矩了。”
杯渡禪師平生崖岸自高,他武功雖然高強,佛家經義領悟的也不少,但是當他聽說幾個後輩要向少林問罪,頓時有些不忿。
若不是礙於身份地位,早就出手將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輩給驅逐出境了。
此時聽懷濟如此說,又淡淡道:“此規矩雖破,不過有一規矩絕不可破。弊寺乃僧眾清修之地,禁止外人攜帶兵刃入內,請各位將兵刃卸下。”
蕭瑾裕頓時惱了,摘下佩劍,持在手中,冷然道:“禪師若能將此劍奪去,蕭某立刻下山,也不須入寺一敘了。”
杯渡禪師不僅名列“四大神僧”,又是上一任的少林寺方丈。其他三大神僧已不在人世,杯渡便成了寺中輩分最高之人,現任方丈懷濟對他也是禮敬有加。
是以,杯渡一見蕭瑾裕出言挑釁,自恃輩高位尊,不待懷濟發話,一記“龍爪手”向蕭瑾裕手中劍上抓將下來,勁道凌厲至極。
蕭瑾裕見他出爪奪劍,輕視於他,心中怒起,一記“分筋錯骨纏龍手”迎上,竟是直扣杯渡手腕處的太淵穴和大陵穴,欲迫其變招。
杯渡一見是分筋錯骨纏龍手,心中暗吃一驚,昔年少林寺的演武大會上,郝知泫之子郝妙節以分筋錯骨纏龍手連敗數位成名高手,一時風頭無兩。
杯渡當時主持演武大會,自然識得纏龍手的厲害,實是天下擒拿功中最為狠辣的擒拿功夫,是以沒有與之硬拼。
杯渡身形縱掠,雙手左右輪出,第二抓、第三抓、第四抓接連打出。彈指之間,一個紅袍老僧好似變成了一條赤龍,龍影翻騰,龍爪急舞急抓,將蕭瑾裕的身形完全給籠罩住了。
蕭瑾裕驀然橫移數尺,恰好躲過漫天爪影,旋即左手虛探,右手勢挾勁風,直拿杯渡左肩“肩井穴”,正是分筋錯骨纏龍手中極為厲害的一招。
杯渡見狀,急忙化爪為拳,一招“黑虎掏心”,猛搗出去,好似鐵錘劈石,勢不可擋。蕭瑾裕腳踏“離”位,轉進“坎”方,反手一式擒拿手,身法手法妙不可言,直接化解了杯渡剛猛無倫的殺招。
蕭瑾裕與杯渡對搶攻勢,一招快過一招,兩人皆欲搶得先手,是以都不再留手。杯渡的龍爪手固然辛辣兇猛,但蕭瑾裕出手動若雷霆,其疾如風,端得將分筋錯骨纏龍手使得妙到毫巔。
兩人身法手法均是極快,在場之人看得目眩神迷、大氣都不敢出,雙方都為自己一方憂心忡忡。
懷濟性格平和,胸懷寬敞,雖知對方來此找事的,卻也不願一見面便打生打死的,他有心上前勸架,卻自忖本事稍弱一籌,只得心中嘆息不已。
不過,懷濟稍有不安,師叔杯渡此戰關乎少林聲譽,勝敗得失不同於平常的江湖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