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的鑼鼓聲響起,港口上的歡迎儀式已經開始。

先是嶺南特色的舞龍舞獅,接著踩高蹺,木偶戲等輪番上陣。

東王在船上看得目不暇接,竟忘了挪動腳步。

還是樊若水上前提醒到:“殿下請。”

東王這才想起要下船:“貴使請。”

到得港口,踩在腥紅的地毯上,慕容德豐率嶺南大小官員上前迎接:“歡迎東王駕臨嶺南。”

東王還了一禮:“久仰慕容郡公威名,今日得見,實是三生有幸。”

這倒不是客氣,蘇祿來往商旅都自穗都上岸,主政穗都的慕容德豐,自然是蘇祿最為熟悉的中原官員。

“東王客氣,”慕容德豐側身到:“東王請。”

“慕容郡公請。”

東王腳步輕移,兩旁整齊站立的護衛舉起長槍高喝:“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東王嚇了一跳:“早聞中原好客,今日一見,果不其然,本王早就該來的。”

“現在來也不遲嘛,”慕容德豐笑到:“東王一定要在嶺南多逗留些時日,讓本公有機會好好招待。”

東王說到:“本王此趟中原之行,只為還禮中原,待入汴都朝覲過皇帝陛下後,回程時一定在嶺南住個夠。”

說起朝覲皇帝陛下,柴宗訓正和玉黍、大鬍子一道等待其他大食人下船。

曹翰將慕容德豐找到的翻譯秦阿丹帶了過來:“蘇公子,翻譯來了。”

自唐末吐蕃各部混戰之後,西域商道非常不安全,所以極少有大食人來到中原。

而這秦阿丹,是滯留中原大食商人的後代。

唐時習慣稱大食人為秦人,歸籍的大食人便索性為自己改了漢姓秦,至於取名,倒還保留有一些大食的習慣。

大食人在中原多為聚居,所以基本都會漢話和大食話兩種語言。

柴宗訓開口到:“快問問這個大鬍子,他是不是大食人?”

秦阿丹上前,敬了個大食的禮儀,大鬍子跟著還了一禮,隨即倆人便交談上了。

沒想到談了一會兒,倆人竟抱在一起大哭。

“誒,”曹翰說到:“秦阿丹,叫你來是做翻譯的,怎地還哭上了?”

秦阿丹轉身撲通一聲跪下:“大人,阿巴斯是家父心心念念失散多年的弟弟,如今親人相見一時情急以至失態,還請大人見諒。”

曹翰和柴宗訓面面相覷:“不會這麼巧吧?”

“當年爺爺經營不善在家鄉欠了一筆賬,便打算鋌而走險販一批香料到中原還債,家父當時已是少年,便留下年幼的弟弟,隨爺爺一道販運香料到中原。”

“雖然賺到了錢,可中原此時已是四處混戰,販運絲綢的古商道更是因吐蕃西域混戰而徹底斷絕,為躲避戰亂,爺爺帶著家人輾轉來到嶺南落籍,但沒有一刻不在思念著家鄉的叔父。”

“天可憐見,如今家父已是風燭殘年,沒想到叔父在朱玀國貿易後回航時竟遇上風暴,迷失方向被海浪送到蘇祿,又恰巧被大人所救。如今傳說中的叔父就在眼前,我還多了個妹妹,草民怎能不激動。”

原來是這樣,朱玀國,應該就是後來的阿三,順著海上走的話,倒離蘇祿不算太遠。

柴宗訓問了一句:“秦阿丹,問一下大鬍子是否到過瑪雅?”

秦阿丹照著柴宗訓的意思問話,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如果大鬍子能把航線劃出來,那麼大周的貿易做遍全世界將會方便得多。

當然,這是後話,現在還是不要打擾他們親人相見的好。

柴宗訓說到:“既是大鬍子在中原有親,那便不須我們照顧了。只是他們人數眾多,秦阿丹,你可得好好約束,若是開銷繁重,家境不堪負擔,可去衙門找慕容郡公協助。另外這大鬍子若是要回大食,也可求助官府,派軍士護送。”

“謝謝大人,”秦阿丹說到:“草民家在嶺南經營三代,也算薄有家資,養活族人還是沒問題的。”

玉黍正好奇的打量著看到的一切,柴宗訓上前揮手到:“玉黍,拜拜啦。”

秦阿丹忽地上前:“大人,草民還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

“大人身著常服,草民不知大人官銜,不知大人能否見到皇上?若能見到皇上,可否替草民帶上一句話,大食人叩謝皇上創造這開放盛世,令草民得以與家人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