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出城(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趙匡胤面前,又替柴宗訓說話。
這個時候,柴宗訓雖然需要一個和事佬,但光一個和事佬又不行。
如果召韓通,以他的行事風格,自然是與趙匡胤喊打喊殺。
文官之中,與趙匡胤交好的王溥已經被貶去專門修史,其他官員與趙匡胤根本搭不上。
但又不能放趙匡胤繼續在城下這樣對峙。
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看著呢。
事情終歸要解決,時間拖得越久,對柴宗訓的威嚴影響越大。
既然不打,那便乾脆出城去請。
只要趙匡胤肯進城併為我所用,朕就是去請又如何?
想到這裡,柴宗訓即刻召來董遵誨:“老董,你去趙府提個人,就提趙德昭吧。”
趙德昭是趙匡胤次子,不過因長兄早夭,所以他現在是長子。
趙德昭頗識禮數,見了柴宗訓,一言一行都有章法。
可惜正史上被高粱河車神趙匡義訓斥後想不開而自殺。
當然,這也許是趙匡義殺害他後的託辭。
對於高粱河車神,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出來的。
柴宗訓這麼重生回來,首先就改變了趙德昭的命運。
至於趙匡義,他以後也沒機會去高粱河開驢車了,柴宗訓必殺之。
因趙匡胤的蔭封,十歲的趙德昭此時為梁州防守使,也算得上是個統領。
“趙卿家勿要拘束。”柴宗訓笑到:“朕與你年紀相仿,真要論起來,朕還得叫你一聲哥哥呢。”
“臣不敢,”趙德昭急忙躬身:“回皇上,臣不拘謹,只是天子威儀,不容褻瀆。”
柴宗訓不與他糾結這些:“趙卿家可思念尊翁趙太尉?”
“回皇上,思念,又不思念。”
“哦?”
“思念,乃是人倫常情;不思念,因家父乃國之重臣,正當為國盡忠,豈能為兒女私情掛礙。”
若不是身體裡是個成年人的靈魂,柴宗訓這個年紀是自愧不如的。
“好,好一個思念又不思念。”柴宗訓拍手到:“眼下太尉就在城外,朕與你一同接他回來可好?”
“回皇上,豈有君父出城迎接臣子的道理?臣即刻修書一封,令家父速速進城見駕。”
“不,不,”柴宗訓說到:“打了勝仗的大功臣,君父應當去接。”
說罷他轉頭到:“老董,你準備一下,馬上出城去往太尉大營。”
董遵誨不像董如誨那樣,柴宗訓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反問了一句:“皇上,就這麼去?”
“那你要怎麼去?”
“回皇上,”董遵誨說到:“若太尉欲對皇上不利…”
“父親一生忠君愛國,怎會對皇上不利?”趙德昭打斷董遵誨:“臣以項上人頭擔保,父親只會忠於皇上,絕不會對皇上不利。”
柴宗訓笑到:“老董,聽到了吧。”
董遵誨不以為然:“黃口小兒的話,豈能盡信?”
“嗯?”柴宗訓轉過頭來:“你是在罵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