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舊年沉冤(第2/2頁)
章節報錯
總而言之,嚴大人判得嚴謹巧妙,兩方都挑不出什麼毛病來。可,兩方又都不甚同意。於是,嚴大人功成身退,跳出了是非圈。只不過,這案子似乎又陷入僵局。
秦主恩陪著他娘襄寧長公主在慈寧宮裡好一番開解太后,連永治帝也陪著盤桓了許久。
太后不是個不明事理的,相反輔佐兩代君王,扶持幼主登基,一路披荊斬棘,實在是位少有的女中豪傑。
她也明白,這事兒若真按早朝上皇帝的說法那麼硬判,也不是不行。可,卻後患無窮!京派會牢牢抓住這個把柄,今後時不時地鬧騰一場。天長日久,那可就不是皇后德行有虧,她這個太后不慈了,而是皇帝不公,皇權受損!
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好在嚴文寬遞了個梯子,此案可不必定性為弒母大逆,只定普通的殺人之罪。太后、皇后的臉面都得以保全,而且還大有轉還餘地。如果操作得當,保方玉廷一命並不是難事。
只是,再如何操作,最輕也得發配邊疆流放千里,方玉廷這輩子前途盡毀。畢竟是孃家侄子,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太后娘娘當晚不免又哭了一場。
可是,這世間的事呀,總是這樣變化無常又波譎雲詭。
當太后娘娘好不容易說服自己認命接受了這樣的結果,永治帝也再三權衡下欲讓三司以“殺人,流三千里”對該案最終稽核下判時,那一日,京兆府外的登聞鼓忽被人敲響……
登聞鼓響,官府必須升堂。
嚴文寬升坐於書案之後,看著兩個面目普通的老婦人緩緩走上堂來。他並沒有意識到,接下來自已將會揭開一個沉封近二十年的豪門奇冤……
堂上那兩名老婦一個飄然下拜跪地叩首,而另一個卻立而不跪,只是福身一禮,隨後聲如洪鐘道:“奴婢戚蘭風,乃御前五品護衛,原供職於大內慈寧宮太后娘娘駕前。永治五年秋,特奉太后娘娘慈諭,入平國公府看護時年三歲的二公子方玉廷。
“今日奴婢攜人證白絮來京兆府擊鼓鳴冤。狀告原為平國公妾室後為繼夫人的陸氏,於十七年前毒殺主母平國公原配夫人柳氏,鳩佔鵲巢,以庶亂嫡!”
此話出口,石破天驚!
嚴文寬以為自己聽錯了,驚得瞠目結舌,手上忍不住驚堂木一拍,喝道:“堂下之人!你,你剛剛說,要狀告何人?”
“狀告已死的平國公繼夫人陸氏……”
這場堂審足足進行了兩個時辰。當嚴文寬從書吏手中接過那張簽字畫押的證言時,半分不敢怠慢,立即報向通政司,轉給了皇上和太后。
而與此同時,平國公夫人陸氏實為繼室,且毒殺原配鳩佔鵲巢之事,已如一陣旋風,夾雜著刀子般的飛沙走石,轉著圈兒地打著無數人的臉面,一夜之間刮進了各豪門世族的深宅後院裡……
……
慈寧宮的西偏殿內,搖曳的燭影映在奢華的金絲滿繡鳳穿牡丹帷幔上。太后娘娘面沉似水,手裡緊緊捏著茶碗,咬牙問道:“說說吧!到底怎麼回事?”
戚蘭風匍匐跪地,額上汗珠豆大,強壓著渾身的戰慄,回道:“娘娘當年讓奴婢不計任何代價保住二公子!奴婢今日所為,實在是,謹遵懿旨,恪盡本份……”
呵呵!方太后簡直快被氣樂了。陸氏是她作主扶正的,國公夫人的一品誥命是她下懿旨冊封的,就連那以庶亂嫡的承諾也是她親口說出來的。戚蘭風這一句“謹遵懿旨,恪盡本分”可不打緊。直接把“毒殺主母,鳩佔鵲巢”主犯的帽子扣到了她的頭上。
便即使事前沒有同謀,可誰又能說得清楚,她事後是不是在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