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墳地開屏(第1/2頁)
章節報錯
魯謙老早之前就死心塌地地認定他們漕幫青竹堂堂主是個百年難遇的能人。而今天,他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只不過稍稍把“百年難遇”微調成了“萬年”。
此刻站在這樣一位響噹噹的響噹噹身旁,魯謙與有榮焉,昂首挺胸氣勢高漲,唱喝聲更是直衝雲霄,彷彿不是在刨墳,而是作為司儀於喜宴上宣唱祝歌。
“棺蓋上刻著金剛劍陣!此陣主驅穢避邪,多用保家宅平安。用於墓冢,則是為避冤魂侵擾。”
周圍原本避讓械鬥的百姓漸漸又聚了回來,聽他如此一說,紛紛向墳坑內探頭,想看看這“金剛劍陣”長什麼樣。
當初平國公府出了那麼大的事幾乎滅門,一時間竟找不出個正經人來主持這陸家三口的喪葬,也無人可護送棺槨回鄉。但總停著靈也不是個事兒,於是太后作主,讓禮部按規制於城郊劃了塊墓地,暫時下葬三人,使其入土為。
而方金堂在此之前原本就已被陸金桂收殮入棺,那麼其棺槨內的一應安置可以說皆是由陸氏生前一手安排。
秦主恩低頭看了看身邊的嚴恬,見她看得認真,似乎並不像普通弱質閨閣那般見了棺槨屍體就驚懼不已,於是暫且放下心來,但仍輕聲囑咐她道:“若是害怕就閉上眼睛,拽著我的袖子。”
嚴恬有些驚訝,抬眼看他,卻一眼正撞進了那雙波光粼粼的桃花潭中。潭水幽深,卻再不似以往那般浮光瀲灩,它似乎突然靜了下來,就這樣慢慢淹沒了自己,困住她,迷惑她,讓她無路可逃,讓她幾欲溺斃在這無邊無際的深邃裡。嚴恬覺得自己好像中了邪……
秦主恩覺得自己大概中了邪,在嚴恬抬起頭與他對視的一瞬間。桃花粉面就在眼前,盈盈秋水欲語還休,那裡面似乎閃動著幾分驚訝,又映襯著幾分茫然。一雙紅唇,一把青絲,亭亭一位玉人……轟!這一刻他覺得所有的血液都衝上了頭頂,心跳得簡直不像話……
二祿覺得眼前這倆人一定是中了邪!這墳地,這棺材,這半腐不爛的方金堂……你倆眼神拉出了絲兒!你倆墳頭想幹點啥?!你倆尊重一下現場行不行?!你倆玩兒呢?!!
“棺內竟有六帝錢化煞陣!”好在魯謙的驚呼聲立刻把中了邪的兩人驚醒。他倆忙分開目光各自掩飾地望了望別處,隨即才意識到棺材已開,空氣中正瀰漫著一股腐臭味,於是又趕緊如眾人一樣掩住口鼻。
不過這一聲也算是救了二祿一命。他剛才正盤算著給他們堂主和恬姑娘提個醒,別在人家墳頭兒“恩愛”。多虧這話沒出口,可以想象,他若真的說出來,方金堂從今天起可能就泉下成雙,不再孤單。秦主恩能把他倆並了骨!
“六帝錢化煞陣可是用來對付極兇惡的冤魂的。無論家宅,還是墓冢,若用此陣,一般是主人身上有極大的冤業,為防冤魂惡鬼討債,方才如此費心耗力。”
魯謙指著棺內被擺成陣法的銅錢,揚聲對周圍看熱鬧的百姓說道,“這些不是普通的銅錢,而是上古六位賢君所鑄。若我猜得不錯,這上面定然皆浸過佈陣者的真陽涎,也就是舌尖血。且佈陣者必須是那有冤業在身的本主,其親自施法加持,種種流程要數天方可完成,期間不眠不休耗盡心力,據說還會折損陽壽陰德。如此陣法才能擋煞驅禍,鎮住冤業。故而除非十分必要,例如佈陣者造了大冤大孽,為保自身或兒孫不被冤魂糾纏,萬不得已方才會施得此法……”
“一派胡言!”緩了這半天,陸昭終於從被扇懵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此刻眥眶欲裂,指著秦主恩咬牙切齒道,“不過幾個銅錢,一個江湖騙子的混話,就想證明那白絮的誣告是真?嚴文寬沒有偽造誣陷?呵!簡直笑話一樣!
“秦主恩!我告訴你,你今天鬧這一出萬不能輕易收場!什麼風水陣法冤業禍煞,統統皆是無稽之談!捕風捉影!妖言惑眾!你若拿不出實證,只憑這些江湖術士的鬼話就想給我那死去的姑姑潑髒水,你且問問我東靜伯府答不答應!”
“行啦!就唱到這兒吧!”秦主恩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冷笑道,“這上午升堂下午刨墳,東靜伯府得著信兒後一個正經人都沒來,就只派個你出來蹦噠,看來也硬氣不到哪兒去!”
“你……”
“老少爺們兒!”秦主恩並沒理會氣極敗壞的陸昭,抬手衝著四周圍觀的百姓們拱了拱手,“人來的不少呀!眾位想必都聽說了這幾日京中的新鮮事兒。先是平國公府幾乎滅門,這個都知道了,就不再多說。又出來個平國公舊僕狀告陸氏毒害主母。今天上午更是離了個大譜,東靜伯竟狀告京兆尹嚴文寬嚴大人。說什麼他從平國公府佛堂內搜出來的陸氏親筆懺悔誄文乃是偽造。是嚴大人自己監守自盜,趁查搜之際派人偷偷放進佛堂以行陷害。
“今兒來給方金堂開棺前,我讓兄弟們招呼了大半個京城,叫來眾位,就是想請大家做個見證。一會兒不管這棺材裡有沒有東西,那東西能不能證明陸氏有罪,咱們都在眾目睽睽下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省得狗崽子們在爺的背後也狂吠亂叫,反汙衊爺也行了那偽造誣陷的行徑。老少爺們兒們,可聽懂秦某的意思?”
最後一句秦主恩陡然揚高聲調。大福、二祿帶著眾兄弟立刻一起高聲回道,“聽懂了!”
近二百來號人的齊聲回應,響徹雲霄。如此帶得圍觀百姓也心頭一震,不少人跟著一起應和起來。
秦主恩微微挑了挑嘴角:“青天白日,朗朗乾坤!我今天就是想替天討個公道!若有冤屈,便替那冤魂昭雪,以安亡靈!若無冤屈,便替陸氏洗刷汙衊,以證清白。都是替天行道,積德行善的大好事。秦某覺得該做!諸位覺得這事兒該不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