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時代,儒家法系。道德要求範圍甚至高過律法約束範圍。儒家以為,任何事,都是能以道德標準來衡量對錯的。

道德治理提倡事前防範。

律法出發點則是事後懲戒。

道德為主導的社會,法制就一定會滯後。因為法制是道德的補充。

所以,比如空印銀票沒人管你。道德對應的規矩是,有借有還!銀票只要隨時能兌換銀子,那就沒問題。

但是一旦無法兌付,就有不客氣的律法了。封店關門,主事人一家為奴為婢,任人宰割。

故而金錢往來關係,道德和律法已經完美結合,能處理所有糾紛。那還需要其他補充律法嗎?不需要了。大華沒有會計法,銀行法,證券法......

其他人不服氣?憑什麼?

不會有人不服氣,因為你也可以空印!只是要記住,隨時保證兌換!

秦楓的銀行,有強大的現銀流。秦楓的民團,能保護銀行安全,能實現南下大規模走商。秦楓的清潔費,已經完成大規模的商戶賬戶開戶。這些商戶之間的生意往來,就是銀票的生存空間和土壤。

你沒有這些,你的銀票就沒有生存之地。

還有一點,你的銀票,能不能杜絕仿造?如果假能亂真,對不起,假的你也要全部兌付!

就像一個國家的紙幣,你有本事造得出真假難辨的紙幣,那就是真貨幣。

正因為此,那幾家大家族看懂了銀行的訣竅,也學不來,只能選擇一起加入,合則兩利!

所以秦楓並不忌諱大家討論銀行空印銀票。

本身現代社會的銀行,也是這樣操作的。

一家銀行收存款一億,官方一般默許的貸款額度是,九億!沒錯,一比九的虛擬!

貸款收不回來,銀行豈不血虧?想多了,貸款都有抵押,還不出來,銀行拍賣抵押,是你虧,銀行不虧。

國家看著銀行這麼亂來不管?又想多了,這還真不是亂來。因為銀行的貸款額度還是管理機構配的。

那國家為何同意銀行這麼做?

因為銀行貸出去的九億,銀行有收益,要交稅。借錢的人,做買賣,國家又有稅收。這九億在市場上轉多少圈,國家就會收多少次稅!

再說簡單一點,稅金來自經營活動,市場上的錢越多,經營活動就越多,稅收就越高!國家才是贏家。銀行只是一環。

那有人說,貸款放出來的多了,雖然都是要求進入經營市場。有時還要規定進入哪一類市場,如定向貸款,定向發放!有時還限制領域,如嚴令不準流入房市,股市。但錢多了,總會影響到物價,物價上漲,老百姓變相吃虧。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所以,每一次貸款額度放開,大家都會戲言,放水了。

放水會影響物價,也會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參與者的收入增加超過物價上漲,這就是成功的發展。

但不可避免,任何社會都有一小部分人跟不上節奏。就像跑步,總有掉隊迷路的。只要大多數人,跟得上就行。所以,有時不能怪水,得怪自己腿短。

就說秦楓前生,雖然很多人抱怨物價漲得快,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生活水平和質量也漲得快。退回去三四十年物價便宜,但那時最洋盤的三大件是縫紉機,腳踏車,手錶。後來秦楓讀大學時,誰還在乎這三樣?

大華銀行未來虛印銀票,就是放水。而且,大華的經濟體太乾涸了。如陝西北,千里赤壁,急需要水。

但這種複雜的經濟理念,不能在這裡坐而論道。得一步一步走出去,讓變化出現在大家面前,切身有了體會。才能一點一點改變人們的思想和觀念。

秦楓在雲山忙著玩槍,泡美眉,傳金融之道,只為將來打下一個基礎。

也有人在其他地方努力,找尋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