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青春之歌(第1/2頁)
章節報錯
部隊長途行軍,有鐵路輸送、摩托化行軍、空運、海運等多種方式,杭州距離上海不遠,選擇的是摩托化行軍,南京的戰友們採用的是鐵路輸送。
每次打靶,長途行軍都是值得珍藏的一段美好記憶,軍車連綿氣勢宏偉而又雄壯,軍歌嘹亮帶著年輕獨有的激情一路響徹雲宵,沿途更有美景無數目不暇接。
牽引兵器的車輛,是大功率柴油車,一輛接一輛,一路濃煙滾滾,與天堂美景稍顯不協調,氣勢卻足,尾部的排煙管,冒出濃煙,遮蔽天空,增添威武霸氣。
不由的與戰爭場面聯絡在一起,像硝煙瀰漫,像奔赴戰場,年輕的心總是容易被感動,這樣的場景,平生無盡豪情,義無反顧,哪怕前面真的是戰場,哪怕敵人再強大,一樣敢戰敢勝。
蘇杭之繁華,不歷鄉野不知其盛,寬闊的公路在稻浪中穿行,兩側卻是人煙不斷,或城或鎮或村或廠,難見空閒之所荒蕪之地,人來車往伴隨了全程。
有同樣的年輕生命出現,帶著嚮往有著好奇,腳踩腳踏車追逐致意,偶有姑娘參雜其中,車廂之內即時能感受到青春燥動不安,封閉太久,行軍當成了旅遊,路旁成為美景,風塵赴赴當成快樂相隨。
不知道是部隊行走這條路線次數太多,還是擁軍觀念太過濃厚,不時有人向我們扔來一瓶瓶礦泉水,有年輕的追逐者,也有路邊的小店,車不能停,有些戰士將攜帶的水果回拋,作為愛民舉動回應。
牽引車的車廂內,搭載著年經計程車兵,不知道哪輛車最先飄出歌聲,帶著年輕帶著驕傲帶著自豪,聲音響徹了一片天地,似乎想要將自己的豪情傳遞到最遠,讓整個車隊感受,讓周圍群眾感受,讓遠在家鄉的親人感受。
年輕是激情的***,一輛輛的將整個車隊點燃,最初唱的都是部隊歌曲,只有軍歌最嘹亮,只有軍歌最適合抒發豪情,這時沒有了佇列要求,或坐或立,或攀或扶,只管盡情吼叫,青春肆意,攪動了風雲,稻浪翻滾,鴉雀高飛。
又不知道誰起的頭,軍歌變成了流行歌曲,表達思念,抒發鬥志,寄託感情。不如軍歌熟悉,唱得並不完整,往往幾句之後再唱不下去,但這並不影響激情,依然一首首接下。
唯獨一首《小芳》,剛剛流行,哪個都能唱全,一路吼來,唱得最多。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在回城之前的那個晚上,你和我來到小河旁,從沒流過的淚水,隨著小河淌,謝謝你給我的愛,今生今世我不忘懷,謝謝你給我的溫柔,伴我度過那個年代,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多少次我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你站在小河旁。”
這樣的歌詞,蘊含的感情太過深厚,士兵之中,有幾個不是農村出身,有些人好面子,父母有工作,或者家住城郊,也稱自己是城鎮身份,很有可能還是農村長大。
青春萌動,這首歌裡,每個戰士都有屬於自己的一份情感寄託和表達,有著什麼樣的內涵,或許只有自己知道,或許只能在吼唱之中才能完全釋放。
年少羞澀靦腆,激情多於理智,幻想多於現實,隱藏多於表達,或許從來沒有流露過,或許從來沒有接受過,或許從來沒有投入過,只是激情,只是衝動,或者被傷害,或者也傷害了別人,多少年之後再次遇見,臉上有傷,心中有痕。
江南水鄉,美景無算,其中一段有京杭大運河相伴,既有獨木小舟泛泛其上,也有現代輪船“突突”來往,見到最多的是滿載河砂的貨船,所載之重,將船舷壓得快與水面平齊。
隋朝開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水面開闊而又平靜,舟行其上,無風無浪,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船隻足量裝載,古代專用漕運,現在還用在了建設,如此之多,如此之頻繁,可見經濟之活躍,發展之繁榮。
小橋流水人家,處處可見,石拱橋古香古色,現代橋樑跨河跨江,平直處如公路延伸,高大者見恢宏雄偉,最有感觸的是浦東大橋,長長的引橋載著車隊盤旋而上,橋面江風獵獵,遠處高樓林立,處處透出現代都市繁華,每次都能激起作為一名華夏子孫的自豪感。
車隊還曾追隨鐵道,最新式的城際列車不時呼嘯而過,這可能是上海直達杭州的一段鐵路,見不到了綠皮車的身影,我們摩托化行軍要大半天,乘坐這趟列車只要兩個半小時。
後來去教導隊學習,乘坐的應該就是這趟列車,車廂內的坐椅按航空坐倉標準配置,寬敞而又舒適,服務員個個能比空姐,服務周到,態度熱情,軍裝沒有掉色,受到同樣的待遇。
杭州到上海,這輛列車兩個半小時就能到達,拉著兵器摩托化行軍的車隊,卻要花了大半天時間。
期間時有壯觀場面,車隊每隔一段時間,會靠邊停下,以解決個人問題,時間急迫,戰士們匆忙跳下,路邊一路排開,不管有沒有人,立刻釋放,奮力而出,激流成注,帶著些比較,看誰最遠,似乎這也是戰鬥力強的表現。
光陰似箭,帶著實現豪言壯語的興奮,第二年度參加完實彈打靶返回連隊,十二月份,喜訊順利到來,大紅花和三等功的軍功章,佩戴在了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