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為人師表(第1/2頁)
章節報錯
會埠中學二三個月,記得不太清晰,帶著點虛幻若隱若現。澡下中學則不同,四年學習生活,一切都是那麼清晰,深入腦海,現在仍能回憶。
離開會埠中學,同時離開了集體宿舍擁擠,離開了乾菜下飯無味,離開了孤獨無助,甚至短暫離開了憂鬱,重回教師子女身份,雖然不如小學時霸道,但同樣受到尊重。
再次跟隨父親來到澡下中學,同行的還有姐姐,報到事宜全部由父親辦好,不用操心,直接進入班級就讀,我跟父親在教師宿舍同住,姐姐依然寄宿學校的女生宿舍。
則入校時,可能是因為教師宿舍緊張,父親的宿舍被安排在了旁邊的林場子弟學校,順著左邊的樓梯拾階而上,轉角第一個房間就是。
在這裡認識了林場小學的校長和幾位老師,校長姓餘,本縣的幹洲鄉人,余姓正是幹洲的大姓。妻子是林場職工,應該有四個女兒,最小的是兒子,比我少二三歲,一家人都住在學校。
農村生兒子的觀念重,哪怕是成為教師身份,依然難免,估計是出於這種原因,才會一路生下五個小孩。長期住在一起,同為教師子弟,我和餘校長的兒子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現在。
我入校時,澡下中學在讀的教師子女不少,有些是同班同學,有些高一兩個年級,有些低一兩個年級,作為同一個群體,都非常熟悉,年紀相近的男孩,都成為了親密朋友。
這些有子女在讀的老師,清一色是像父親一樣上了年紀的男性,似乎都比父親年紀大。學校的女老師很少,印象中當時只有兩三位。
記得比較清楚的,是其中一個姓廖的英語老師,當時似乎還是代課身份,從初二開始,我的英語課就是她教的,好像初中幾年只有她一位女教師教過我。
副校長姓闞,他的大兒子小我兩歲低兩個年級。教導主任姓黃,最小的兒子小我一歲,低我一個年級,休學一年後成為同班。後來和我都成為要好朋友。
教務主任姓田,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後來和我同班。梁老師有好像是一子一女,他的小女兒和我同級,我在初中一年級三班,她好像是在二班。
黃老師還有一個女兒,和梁老師的大兒子一樣,同時在讀初三,成績拔尖,都非常優秀。梁老師的小女兒更厲害,成績橫掃全縣,乃至到高中之後也是這樣,現在成為了南昌一所大學的副校長,是學科帶頭人。
印象中,只有這位黃老師一家子住在學校,另外還有兩個老師也長住學校,一個是校長,一個是我剛入學時的班主任,校長是因為家在江蘇,班主任是因為沒有成家,孤身一人。
其他的老師,有些像父親一樣家在農村,有些家住附近單位,只要晚上沒課,下午放學後一般都會騎著腳踏車回家,家裡近的,處理完教學事務,晚上也會回去。
黃老師的妻子,應該沒有工作單位,被安排在了學校食堂幫忙,她對待學生的態度不太好,但工作卻很認真負責,她的呵斥和冷漠,給許多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校長姓周,不知道他是什麼原因到澡下中學任教的,家在江蘇無錫,兩地分居,那時交通還不夠便利,一個學期下來,幾乎天天能見他身影,從來沒有回去過。
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校長,也是受到他任校長期間,在澡下中學讀過書的每一個學生愛戴的校長,奉新縣整個教育系統的工作人員,甚至縣領導,都對他敬愛有加。這樣的聲譽,我接觸過的人當中,從未見誰有過。
周校長最神奇的能力,是記憶力驚人,只要是澡下中學的學生,他都能一一叫出名字。不但在讀的學生如此,哪怕是畢業多年之後,再次見到,他依然能夠一口叫學生的名字。
零八年部隊轉業之後,有一次同學聚會,我們特地打電話到無錫,邀請他參加。
古稀之年,見到我們二十幾人,濃重的江蘇口音,清晰的喊出了每個人的名字,而且說出了不同人不同的初中生活片斷。標誌性的斜嘴笑容,仍然能見當初的殷切關懷,感動不由從心裡悄然而生。
超強的記憶力來源於對學生的真正關心,他還創造過另一個無人能超越的記錄,只要是在讀的學生,每一個都曾親自上門家訪,有些還不止一次。
家訪並不特殊,特殊的是他不會騎腳踏車,所有的家訪,都是靠兩條腿走去。沒有腳踏車的年代,他是這樣行走,有腳踏車的年代,他依然是這樣行走。
行走其實也不算稀奇,稀奇的是澡下是山區,山勢延綿,不知道有多少學生的家,居住在深山大嶺之中,路程不知道有多遠,要走多久。
有些地方坐車之後,還有幾十裡不通車的山路,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又因此花費了多少車費。
周校長負責教初三化學,因為化學成績不錯,我曾經被他安排做過化學課代表。初三面臨中考,他見我課後不認真複習,有一次曾經勸導我,說年級學習成績第一名的學生,回家後特別用功,從不貪玩,要我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