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為人師表(第2/2頁)
章節報錯
父親也特別尊敬周校長,夏天剛栽種晚稻時,稻田中會爬出許多田螺,父親就要我課後到稻田中去撿,然後交給食堂,給周改善伙食。
我所在的初一三班,班主任姓甘,教我們語文。在我們童稚的眼中,他是一個非常倔強的老頭,長得又高又大,滿頭濃密頭髮自然曲捲,濃眉大眼,面龐黝黑皺紋密佈如溝,模樣特別威嚴,看著就讓人害怕。
他有一個精緻的菸斗,似乎從不離嘴,哪怕是上課,也叨著菸斗,不時吞雲吐霧,不時拿捏菸絲,不時劃點火柴,不時輕盍桌沿,不影響講課,也不影響批改作業。
最不影響他維護紀律,反而有最大幫助。哪個學生搗蛋不聽話,他就會叫到跟前,高舉著菸斗重重敲下。這是班裡男生的公平待遇,無人倖免,個別女生也曾經被他的菸斗敲打。
責任心強但是方法簡單粗暴,所帶的班成績並不理想,三個班中排名似乎墊底。名聲也不好,誰不疼愛自家小孩,得知這一情況後,許多家長找到學校要求換班。
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二班就不錯,學習成績最好的梁老師的女兒,就在二班。不記得是否跟父親提過,即使提過也沒答應,因為一直到初三之前,都在三班。
班主任看起來老,真實年齡可能與父親差不多,除了愛抽菸還愛喝酒,課堂上也常能聞到他滿身酒味。讀高中的時候,聽說他不幸得了重病,醫治無效去世了,估計是菸酒掏空了身體。
教我們體育的是劉老師,個子不高,但卻相當協調壯實,南昌人,很隨和,常年穿一身藍褲白衣的運動服,腳下一雙球鞋一直不變,他同時兼任我們的美術課老師。
剛到學校時,碰到期中考試,考體育時,是他組織的五十米跑,在藍球場旁用石灰劃出兩條跑道,兩人一組,可能是因為我最瘦小,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被安排與一名姓柳的同樣矮小的女生一起跑,結果沒跑贏她,劉老師略帶戲謔,略頻寬慰的眼神,現在還能清晰回想起來。
初一初二時,教我們英語的老師姓呂,外省落戶在澡下林站,認為英語就是要大聲朗讀背誦,現在還記得他大聲帶著我們朗讀的樣子,聲音帶著點尖細,特別高亢,說話幽默特別愛和我們逗笑。
羅老師在初三時教我們語文,記得有一次學校選拔了幾個尖子生,參加全縣的語文比賽,就是他帶隊。比賽的試卷,後來又在班級間考了一次。
成績出來時,羅老師揚著卷子,在教學大樓下大喊,說我考了四十五分。這時教學大樓已經成為教師宿舍,老師們都住在裡面,花園環境好,有時就坐在長條坐椅上備課批改作業或試卷。
當時我正好在父親宿舍裡休息,初三時成績並不太理想,羅老師這樣叫喊,我認為他是在以這樣的方式,提醒父親加強對我的學習督促,頓時感到無比窘迫。
因為考過之後,感到確實很難,許多題目都不會做,只有最後一道大題,是暗藏的迴文詩,我認為比較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還不知道對不對。
喊過數聲,坐在旁邊的老師都圍攏過去,父親也在其中,聽了後來的談話才知道,我考了個高分,比選拔參賽的學生考的成績都好,主要是因為最後一道大題做對了。
初二的時候,來了一個代課老師,澡下汪家村人,也姓鄭,個子不高,透著農村人特有的樸實,帶著壯勞力的壯實,班裡只有我一個教師子弟,他對我最寬容。
在他的課上,我常調皮的將凳子移到課桌中的過道邊,一手還穿過過道,搭在對面同學的桌子上,他從來不說,也不告訴班主任,更沒有跟我父親講過。
教青少年修養的是陳老師,他是外地人,不久後調走了,教生物的是黃老師。這兩門課最單調乏味,老師上課,常常是照著課本念一遍或板書一遍,然後就是讓課後背誦。
之所以想到二班,是因為學校剛分來幾個年輕老師,一男兩女,好像都是宜春師專畢業,男的姓謝,英俊瀟灑,女的一個姓宋一個姓趙,都非常漂亮。
不但是因為他們學歷高,真正的大學生,除了父親,再沒有其他的老師有這樣的學歷。也不只是因為三個長相出眾,在三十幾名教師中鶴立雞群。
最主要是因為他們會教書,第二個學期,謝老師就成為了班主任,帶的是初一二班。此時他開始展露教學天賦,帶領的二班,學習成績直線上升。
謝老師教的是數學,每當他講課,我都聽得特別認真,英俊的臉龐上,一頭捲髮絲毫不亂,鼻樑上寬大的眼鏡,映襯眼中閃爍的智慧光芒。
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成為他班上的學生,和我想法一樣的,估計不在少數。事實上到初二開學的時候,已經有家長排著隊要求將自己的小孩安排到他的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