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餵豬養牛(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豬不同,牛必須隔離開來,否則會互相打鬥,尤其是成年的公牛,拼鬥之兇狠,常常是不死不休,除非及時拉開,或者一方敗逃。
公牛拼鬥兇狠的特點,催生了“鬥牛”比賽,現在還有不少地方組織這樣的比賽,甚至成為了一門職業,成為了一地的旅遊資源。
也許正是因為以粗大的雜木做成圍欄,將牛隔開,山裡人稱牛舍,一般都叫作“牛欄”。圍欄還能保護牆體,牛喜歡以角頂牆,借牆摩擦搔癢,力氣太大,常年之下非常容易損壞牆體。
分田到戶之後,牛分到各家,一般都會用黃土夯築各自的牛舍,裡面依然會打製一圈圍欄,“牛欄”的叫法,也一直延續了下來。
牛的韁繩也特別容易斷,農村人儉樸成性,常將韁繩“八字”形的一圈圈纏繞牛角上。養熟了的牛,甚至放養的時候,都不用解下,一聲吆喝,一下拍打,或者騎在牛背上兩腿一夾,牛就知道該去哪裡。
大約十一二歲時,有一天早晨貪睡晚起,誤了放牛的時辰,等到牛舍時,發現門已經開啟,而牛已經不見,以為是牛自己跑掉了,怕父母責罵,沒敢聲張,獨自順腳印追尋下去。
直到腳印消失,發現確實找不到了,才驚恐的向父母報告。父母知道後,並沒有像我擔心的那樣多問,急切之下立刻尋找,鄰居也紛紛加入幫忙尋查。
當天沒有找到,父親判斷是被人偷了,那時候偷盜現象在農村時有發生,偷雞摸狗,牽豬趕牛,並不少見。那時不象現在,到處有監控,往往很難再找到。
父親甚至立刻想辦法寄信給了老家,因為與老家相鄰的安義縣石鼻鄉有牛市,是附近幾個縣最大的牛市,常年有人販賣牛,如果被偷盜,很有可能在牛市出現。
我的二伯父和五伯父,接到傳訊之後,立刻到牛市打探,連續打探了幾天,終於發現有一頭牛跟父親描述的非常像,於是想方設法拖住,又想辦法通知父親到那裡去認。
父親與鄰居姐夫急忙趕到,結果真的是我家的那頭牛。賣牛的人還都認識,不久前到過我們那裡,是隊長雷必松的親弟弟,原來他早有此心,趁夜撬開了鎖,將牛牽走。
後來如何處理的,我就不知道了,此事之後,父母不但沒有多問緣由,沒有責罵,反而誇我誠實,發現牛不見之後,知道順著腳印尋找,到實在找不到了才回來。
農村家庭被偷盜,一度猖獗了數年,社會風氣影響,許多年輕人誤入賭途,他們什麼都偷,什麼都敢偷,雞舍中抓住雞殼子一擰就抓走,門口放塊灑了毒藥的碎肉,毒死狗就提走。
這些人偷盜成性,膽子之大,難以想像,甚至敢在屋外言語,沒有一點懼怕之心,那時候警力薄弱,偵察手段落後,偏遠農村根本無法兼顧,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後來家裡養了一隻白色的狗,就是這期間被毒死的,最初的那隻黃狗太聰明,從來不會受誘惑上當,毒死的白狗也沒能被拖走,有黃狗拼命守護。
父親得到過一把寶劍,據說是鳳凰山上泥土中找到的,本來很長,鏽蝕掉了一截,精鋼鑄就,被父親磨得相當鋒利,我特別喜愛,也沒少拿出來炫耀。
大概是高二的時候,有一次回家遭遇了這些慣偷。應該是冬天的一個夜晚,他們在偷鄰居家的雞時被發現,所有人都起來追趕,他們已經引起民憤,一旦發現無不群起而攻之。
我提起寶劍追了出去,雖然是晚上,但月光皎潔,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四周都是田野,無處躲藏,情急之下,幾個小偷逃進鳳凰山的灌木中。
幾隻狗瘋狂咆哮,我家的那隻黃狗,甚至鑽進灌木,就在他們身邊兇狠的呲牙咧嘴,不斷縱起身來作撕咬狀,好在有黃狗兇狠,否則還真有可能被他們逃掉。
雖然人多,雖然激憤,但是真要進灌木之中追趕,還缺少這份膽量,偷盜常與兇狠連在一起,萬一遇到亡命之徒,作生死搏鬥,不知道會出現什麼危險。
也正是黃狗的兇狠,其中一個小偷倉惶的跑了出來,想順著馬路奔逃,我發現之後立刻追了上去,這時才發現,高中兩年身體發育,已經相當強壯。
沒幾步就追上了這個小偷,一手揮舞寶劍,一手一把將他拽住,喝令他停下,這小子不但比我矮小,還相當弱智,竟然回手將寶劍抓住。
我下意識拉回,鋒利的寶劍,割破他的虎口,一道鮮血瞬間奔湧出來,這是我第一次傷人見血,反倒嚇得不輕,在父親等人圍攏過來之後,還拿出手絹給他包紮。婦人之仁,後來被父親多次嘲笑。
這個小偷被大家扭送到了大隊,由村書記交由派出所處理,其他的小偷趁機跑了,至於是不是被派出所抓回,就不知道了,第二天我就返回到了學校。
經過此事之後,小偷收斂不少,青年塘許久沒有發生被偷盜現象。安寧有時候也需要自己的勇敢才能守護,也是從那一天起,我認識到了身體強壯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