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唯獨宗家一如往常。

沒有放煙花爆竹,沒有任何慶祝儀式。

宗舒總感到哪裡有些不對勁,燕雲十六州來得好像太容易、太輕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完顏萍這個多智近妖的女子,到底在耍什麼鬼心眼?

想不出來原因,宗舒只好暫時作罷,還是以不變應萬變。

宗舒催促著太子,儘快推進大移民,把燕雲實實在在地掌握在大宋人手裡。

出去了一年多時間,宗舒決定靜下心來,好好幹點正事。

宗舒把林靈素、蘇易叫來,帶了幾名基礎較好、領悟力較強的學員到宗家宅院。

宗舒要編書,要儘快地普及科學基礎知識。

他不求大家都能學得懂,不要求每一個學科都能寫得很透,只是給大家一個方向。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大宋科學院。

現在已有了《物理基礎》、《電學基礎》、《數學基礎》,但還不夠。

蘇易感到這幾門課,大家學起來很是吃力,如果再加上其他學科,學員們能不能消化得了?

“我編書,不是每一本都讓大家消化的。事實證明,沒有哪個人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學懂弄通。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專才,就是專門鑽研哪一門的。”

“比方說,你研究數學,僅數學就有好多方向。有計算數學、應用數學、離散數學。其中,應用數學是我們目前的方向。應用數學方面,幾何學就是重點。學好了幾何學,我們就會產生機械學。”

“就應用數學來講,我們站在大街上,用一根小棍子,不用上山,就可以測量出萬歲山的高度。這就是幾何學的應用。”

“就物理來講,可以分為好多學科,比如聲學、電學、光學、力學。學得越多,鑽的越深。”

“我們過去的學習教育,僅僅限於文,基本沒有理。有理,那也是文中之理,做人之理,而沒有格物之理。這是我華夏文化的一大缺陷,需要我們這些人補上。”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先賢大儒們,為我華夏奠定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神氣質,但我們卻缺少治國平天下的技術手段。提供這種手段,需要我們這一代人來完成。”

“我們現在教員不夠,但不要緊。我們得先把學科分好。科學,科學,一定意義上講,是分科之學。”

“大宋科學院,要的是專才,而不是通才。要某一個領域一直鑽下去!靈素,你以前能想到碘單質嗎?”

宗舒問道。

林靈素起身肅然答道:“師父說的是,我以前根本沒想到會提出碘單質。沒有碘單質,就沒有碘伏。沒有師父的提點,我們就不會有玻璃,就不會有顯微鏡。”

宗舒曾經說過,組成這個世界的最小單元是什麼,他從細胞說到分子、原子、質子和夸克。

林靈素當時還有些不相信,這些什麼原子、夸克的,你見過嗎?你怎麼能看到?

後來,在宗師的指導之下,大宋科學院和玻璃作坊共同製作出瞭望遠鏡和顯微鏡。

透過顯微鏡,大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一片小小的花瓣,裡面居然還有這麼寬廣的天地!

第一次看到花瓣的細微之處,林靈素才明白這句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