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春秋正盛,哪裡老邁了呢?況且我明年巡幸天下之後才正式親政,這是之前就商量好的。”

叔侄兩個人如此僵持,旁邊的大臣們自然要站出來勸諫。

皇上無法,只得妥協道:“如此大事由叔父來決斷,我處理一些小事總可以了吧?”

皇上都這麼說了,大臣們也不好駁回。想來也是,總要有一個過場,才能水到渠成。

等永王處理了幾件大事之後,眾人不禁面面相覷。

因為能上朝堂的必然都是大事,哪有什麼小事讓皇上處理的。

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使眼色,大約是要給皇上臺階下。

最後還是高明臣開了口:“三日後到京郊祭天,皇上是要乘馬去還是坐轎子?”

“往年都是坐轎子的,今年也還是坐轎子吧。”皇上想了想說:“否則風太硬,朕只怕怕吃不消。”

“如此,臣便命人準備龍輦。”高明臣應道。

高大老爺正要回到佇列中,皇上開口了:“高愛卿且慢,朕有話要問你。”

“陛下請問,臣知無不言。”高家人對皇上一向如此敬畏謙恭。

“你家的小少爺現還在太學裡嗎?你什麼時候準他下場呢?”皇上饒有趣味地問。

朝臣們都知道,高家的小少爺其實是高明臣的親生兒子,皇上也是知道的。

“此子頑劣異常,毫無真才實學。臣不願他拋頭露面沽名釣譽。還是再殺幾年性子再放出來吧!”高大老爺一提吉星就頭疼,更那堪皇上在朝堂之上提起這個混世魔王。

“愛卿太過自謙了,我聽說你家小少爺和我同庚,不如哪天請他進宮來,和我說說話。”皇上笑著說,的確,他也不過還是個少年。

“使不得,使不得,皇上將天比地。”高明臣惶恐的說道:“沒的讓他汙了聖聽。”

“這麼說可就太見外了,高家人才輩出,絕非凡夫可比。”皇上似乎對吉星格外感興趣:“我還是幼時見過他幾面呢,如今一晃已經多年不見了。”

吉星小的時候,偶爾會隨著高太傅進宮。

皇上跟高明臣說完了,又對吏部尚書衣大人說道:“令郎大婚,我派宮人送了一對明珠做賀禮,前兒他們收拾庫房,又收拾出許多稀奇古怪的西洋玩意兒。我聽說令郎平日裡便喜歡擺弄這些東西,也一併送了他吧。”

“臣替犬子多謝皇上賞賜。”衣大人連忙跪謝。

衣旭成親的時候,宮裡的確是送了賞賜。

第二天一早,衣大人夫婦便帶著兒子和兒媳到宮門前謝恩,這也是素來的規矩。

皇上在早朝上提到了衣旭和高照,誰也沒多想。

皇上必竟還年輕,對同齡人自然感興趣,又何況這兩位是世家子弟中頂頂不成器的。

一個痴傻,一個頑劣。

甚至有些大臣在心裡偷偷的幸災樂禍。

畢竟無論是高家還是衣家,都位極人臣。出了這樣的後人,便是家門衰敗的徵兆。

此時太陽已經升高,眾人看看時辰也差不多了。

只是太監也請示過了,皇上也沒什麼事,因此早朝也就散了。

下了朝後,永王並沒有出宮,而是和皇上一起去給太后請安。

“請叔父先行。”皇上讓永王走在前邊。

“不可不可,陛下貴為天子,臣應當所隨其後。”

“如今已經下朝,便不行君臣之禮了。您是長輩,理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