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朝罷誰攜兩袖煙(第1/2頁)
章節報錯
490
早朝,裕慶帝坐在大殿之上,看著兩班朝臣分列左右。
他坐在威嚴的寶座上,儘管穿戴整齊,可身形依舊顯得稚嫩。
平天冠上的冕旒遮住他大半張臉,儘管他高高在上,卻還是微微仰起頭。
並不是他多麼傲慢,而是他知道臣子從下頭看上來,很容易看清他的臉。可如果仰起頭,就看不清了。
他不喜歡被人看得太清楚,儘管從小到大,總是有太多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淨鞭已經響過三下,但早朝還沒有開始。大臣們在等,皇上也在等。
因為永王還沒到。
永王攝政十餘年,早朝的時候輕易不會遲到。
果然,眾人也沒有等太久,永王便上殿了。
他身份尊貴且勞苦功高,皇上特許他進殿不必下跪行禮,還可以配劍。
這在本朝是前所未有的殊榮。
“臣來遲了,請陛下贖罪。”永王上殿先謝罪。
他的謙卑大度,不但滿朝文武,甚至連百姓都知道。
“叔父何必多禮,”皇上笑了,但也不失尊重:“連一刻鐘也還不到,算不得來遲。”
掌事太監向皇上請示,得到許可後便高聲向殿下的眾位臣子宣示:“今日早朝,眾臣有事奏來。”
大臣們在上朝之前都要在朝房裡待上小半個時辰,彼此之間都是透過氣的。朝上該誰先說,該誰後說,心裡都有數。
除非有了分歧或是有意讓彼此下不來臺才會搶話說。
今天戶部侍郎第一個站了出來,說從西南調糧的事。
說一句調糧容易,可中間的運送核實,都至關重要。
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
有涉及到沿線是否賑災補給的事宜,件件都不能馬虎。
這一個話題丟擲來,皇帝自然讓大臣們都說說各自的看法。
討論到最後,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永王。
國家大事還得永王來定奪。
這也是這麼多年約定俗成的慣例。
以前高太傅在朝的時候還能夠和永王爭一爭,如今高老太爺致仕多年,只掛著個太傅的名頭。
當然了,眾人都聽永王的,主要還是因為永王處理事情得當,能分得清輕重緩急,讓人信服。
近一年來,朝堂上的風向漸漸有了變化,並不是有人想要和永王平分秋色,而是永王覺得皇上漸漸長大,很多大事都應該由皇上來決定。
於是便有了如下情形。
“皇上,依您的聖斷此事該如何處理?”
“這……還是叔父定奪吧!”
“皇上乃一國之君,這樣的大事該由您來決定。”
“寡人考慮不周,恐貽誤了國事。還是叔父代為處理吧。”
“臣已年邁,百姓和臣子們都盼望著皇上早早親政。所謂君王之肩不可稍憩,君王之責不可旁貸。先時臣越俎代庖,實為不得已。還請皇上以天下為念,以百姓為念,早日擔起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