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京城往南七十里,有個施家村。

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忙著殺豬宰羊,做豆腐、炸丸子,忙得不亦樂乎。

農家日月總是如此,只有到快過年的時候,才會專心地做些像樣吃食。

今日天氣好,一條街上各家門前都有做活兒的人。

大家互相搭著話,手上也不停地忙,兩不耽誤。

臘月裡雖然沒有農活,可卻是一年中最累也最隆重的。

尤其是祭祖用的貢品,那可是一點兒也不敢馬虎。

小孩子們一大群混在一處,追著打著鬧得很歡實。

平日裡家家都是粗茶淡飯,進了臘月才沾葷腥。

小孩子們都盼著過年,打從入了冬就開始天天數著日子過了。

“你們這群野娃子,別在這兒跟前兒轉。當心把土揚進豆腐盆裡!”大人們呵斥著,讓孩子們道一邊去。

可小孩子們哪裡可能聽?鬧得更兇了。

到底還是新過門不久的小嫂子來了一句:“乖乖到一邊兒去,回頭炒了龍豆給你們吃!”

“哦,有龍豆吃嘍!”孩子們歡呼著跑遠了。

“真是記吃不記打,一群小豬!”二伯孃笑了:“怎麼樣?他小嫂子,來年你們家也該添一口了吧?”

年輕媳婦兒頓時紅了臉,還是婆婆把話接了過去:“那敢情好,到時候請大夥吃喜面!”

小孩子們跑到街口去玩兒,一個四五歲大的小妞妞一抬頭,恰好看見那邊有人走過來,立刻像見了親人一樣跑過去,嘴上喊著“小山哥哥”。

其他孩子也緊隨其後,像一群小燕子似的,都朝那個人撲了過去。

來人把小女娃舉了起來,引得她咯咯咯地笑。

銀鈴兒似的笑聲,把天都襯得格外晴朗。

大人們見了也笑,紛紛同那人打招呼。

“小山,今日回來的早啊!貨都賣完了?”

“你這腿可夠快的,才多久就打了個來回?”

“城裡人多不多?又有戲班子要下來了嗎?”

那個叫小山的是個年輕後生,年紀也不過十七八歲,生的俊俏,長得伶俐。

他肩上挑著擔子,一身貨郎打扮,穿的雖然是粗布衣裳,可乾淨利落,讓人看著舒心。

他一邊從懷裡掏出大把的糖果分給身邊的小孩子,一邊大娘嬸子地叫著,滿面含笑地回答道:“今日趕得機會好,我把擔子挑到老爺廟門口,不一會兒就被拜佛的香客們買完了,我就回來了。”

“叫你別給他們買零嘴兒,沒得慣壞了這些饞娃子!”

“現在他們一天天睜開眼就唸叨小山哥哥,見了你比見了親媽還高興!”

“你掙錢不容易,快省著些吧!攢夠了好娶媳婦。”

街坊大媽們一個個苦口婆心地勸,小貨郎笑嘻嘻的,嘴上答應著:“知道了,知道了,就這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