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 報價(第1/2頁)
章節報錯
上次何冠霖要出四倍價錢要買廢品,戴嶽就覺得其中有貓膩。後來他去電話給省城的劉子龍打聽過,KS公司與FXK公司的行事風格完全不同。
FXK對供貨商要求非常苛刻,必須保證配件品質,當然了,他們的採購價格也是非常高的,與他們合作的都是些有實力的大公司;KS公司對上下游稍微寬鬆些,致力於打造一個健康的產業鏈,所以他們才在省城的理工大學設立實驗室,為的就是解決一些上游供應的技術問題,這樣採購方便,相應的採購成本也要低廉一些。
兩家都是國際有名的電子代工廠,經常代工同型別的產品。KS的訂單之所以要比FXK下得晚一些,就是等待實驗室解決開關電源供應不穩定的問題。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KS公司拖時間是假,想要壓低價格收購這一批含有執行不穩定因素的產品才是真。
這批產品如果要賣廢品,根本等不到KS來收購,戴嶽確實有心留下來警醒,但遇到合適的價錢,傻瓜才不賣。
這個時候胡金輝雖然露出狐狸尾巴,但是戴嶽還得假意客套一下:“胡總監,上次協理來的時候我就說過了,這是質量教育的樣品,不能出售。”
胡金輝說到:“留下幾個做樣品就夠了,沒必要留三十萬吧,戴主任難道不想挽回點損失?”
“哦,胡總監說得也是,”戴嶽似被點醒:“如果價錢合適,確實可以賣掉一部分挽回損失。”
見戴嶽鬆口,這個時候胡金輝也不賣關子:“我打聽過,這批產品你們總共賠償了一百五十多萬,KS願意出一百六十萬收購,這樣你們還能落點零頭,你看怎麼樣?”
戴嶽遲疑一下:“這個價錢恐怕不行,還有人工、水電、裝置磨損,好多費用沒算呢。”
“這是殘次品,你想當正常品賣嗎?”胡金輝稍微加大音量。
戴嶽輕聲冷笑,這在KS就是正常品好嗎,有了底氣,他並不示弱:“胡總監,如果這是正常品,我就直接報價了。”
胡金輝也不含糊:“行吧,那咱們也別口頭爭論了,你先報個價格過來我看看。我要提醒一句,二百萬以下的採購我可以直接拍板,二百萬以上必須由協理同意,他可不像我這樣會和你討價還價的。”
結束通話電話,付立春急問到:“怎麼樣,怎麼樣,KS出多少錢?”
戴嶽說到:“得報價過去,你覺得報多少合適?”
付立春想了想:“我沒經歷過這些事情,要不問問何澤鵬,或者咱們開會研究研究?”
戴嶽搖搖頭:“澤鵬在設計和技術方面沒得說,但是經營這一塊他也沒怎麼涉足。”
“咱們還是開會集思廣益吧。”付立春掏出手機搖人。
眾人齊聚會議室,戴嶽將情況說了下,何元武率先說到:“胡金輝的意思很明白了,所謂的二百萬許可權意思就是隻接受二百萬,這批貨咱們賠了也差不多二百萬,賣出去差不多正好保個本,還是報個二百萬趕快賣了算了,免得夜長夢多。”
“唔,”戴嶽擺擺手:“二百萬只是胡金輝接受的極限,但這批貨協理是看過的,如果他不授意,胡金輝肯定不會採購,所以咱們得猜出協理的極限。”
何元武又說到:“戴主任,KS設立實驗室解決供應商可能存在的技術問題,就是想低價採購產品,咱可不能獅子大開口得罪協理,將好不容易建立的希望又破滅掉。”
戴嶽看了他一眼:“就是再低價,總不能做賠本的買賣吧。”
“二百萬又不賠本,剛剛保本。”何元武爭論到。
戴嶽淡淡到:“二百萬是加工值保本,但咱們現在屬於自產自銷,一手訂單,二百萬賣出去就是賠本。”
付立春插了一句:“咱們可以計算一下自產自銷的成本,再稍稍往上加點,相信協理也能理解的。”
眾人立即七嘴八舌的計算起來:材料成本一百五十三萬多,人工成本五十萬,管理成本幾萬,設計成本幾萬,水電成本幾萬,裝置損耗成本幾萬。
劉德榮冷不丁來了句:“我聽登紅說過,這個產品的材料採購成本是一百五十多萬,但材料採購回來還進行過加工,比如鐵芯得磨,銅帶需要加工,只是這個楊廠長沒跟咱們算而已。”
加上所有能想到的開支算來算去,一個產品的成本剛剛超過十一塊,戴嶽思慮一下:“那我們就定價十一塊五吧。”
何元武做了個乘法:“十一塊五一個,乘以三十萬,我的天,三百四十五萬,這個協理肯定不會答應。”
戴嶽說到:“如果按照正常採購,我給的報價是十八塊,算起來他們還節約二百多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