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倆人的對話,何冠霖好奇的問到:“這是新產品上需要的變壓器,你們已經做過了?”

“是的,”戴嶽抬頭到:“這是FXK與JP公司合作的第一款產品,因為JP本廠產能不足就外發給了我們,哪知道我們因為疏忽導致了質量事故。”

“哦,”何冠霖來了興趣:“產品還有嗎,拿來給我們看看。”

付立春飛快的跑到配電室搬了一箱產品過來,何冠霖開啟來看看,隨後遞給儲軍:“這個看上去還不錯。”

儲軍是電子工程師,變壓器做得怎麼樣,他最有發言權。認真的看了下產品外觀之後,他小心翼翼一層一層的開啟產品研究了一會兒:“確實很不錯,而且也看不出什麼問題啊,怎麼就出了質量事故?是電感量達不到還是耐壓測試不合格?”

儲軍的問題自然比何冠霖要專業,戴嶽回到:“各項電性數值都符合要求,不過因為有個村民偷懶繞線時沒有折角,導致產品穩定性比較差。”

聽到這話,儲軍和何冠霖對視一眼,何冠霖笑了笑:“穩定性比較差麼,也不是不能解決,而且產品重新篩選之後也可以用啊,畢竟這是三十萬,一個人也做不了多少。”

戴嶽搖搖頭:“誰也不敢保證能不能篩選乾淨,而且又是初次合作,所以FXK就拒收了。”

何冠霖想了想:“這批產品的所有權歸誰?”

戴嶽說到:“賠償時已經判定,這批產品屬於村裡,當時楊廠長曾勸我將它賣了挽回點損失,我堅持要留著產品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所以沒有進行處理。”

“嗐,”何冠霖說到:“牢記教訓就好啦,何必和錢過不去。這麼的吧,畢竟耗費工時做出來的產品,直接當廢品賣確實可惜,我來翻個倍,現在銅價四萬一噸,我出八萬來收怎麼樣?”

戴嶽笑到:“協理,這就不是錢的事兒,不然我早就賣了。”

何冠霖稍作思慮:“是不是覺得價錢不夠?我出三倍怎麼樣?”

戴嶽仍是搖頭。

“四倍,”何冠霖伸出手指比劃了一下:“正好賣點錢給你們買材料重新生產。”

戴嶽笑了笑:“協理,這真不是錢的事兒,教訓不是花錢能買來的。”

何冠霖不再加價:“戴主任,過了這個村可沒這個店咯,我是想買來研究一下FXK的生產要求,如果我不買的話,就算銅價再上漲,也不可能到這個價錢。”

戴嶽應到:“協理,謝謝你的好意,但這個我們的確不賣。”

何冠霖略有失望:“行吧,這個產品的外觀設計倒是還可以,那就儘快給KS報價,如果價錢能接受,咱們馬上籤訂採購合同。”

KS公司一行人離開之後,何元武上前問到:“戴主任,剛才協理出的價錢很可以了,這個產品銅含量足,四倍價錢可以賣不少錢了,說不定講講價,五倍價錢都行。”

戴嶽笑到:“何主任,就算這個產品銅含量足,我給你十倍價錢,能賣回我們的損失嗎?”

“可不賣出去,這東西放在這裡就是廢品,”何元武說到:“一二組劉家很多人都鬧著要工資呢,僅憑劉同心的威望壓不了太久的,畢竟都是人家一手一腳慢慢做出來的。”

戴嶽很嚴肅的說到:“不賣,就是不賣,我得讓你們牢牢記住這次教訓。”

何元武還想說什麼,付立春上前到:“老何,戴主任有自己的想法,說不定劉集村就靠著這批廢品翻身哩,你就別再勸了。”

何元武嘟囔到:“四倍價錢就可以付給一二組工資了,還拖下去人都要跑光,到時候就是再賺錢的單又能怎麼樣。”

戴嶽笑到:“再賺錢的單咱們就可以像JP公司一樣外發啊,坐在家裡有人幫忙賺錢不好嗎。”

玩笑歸玩笑,事後戴嶽向何澤鵬認真諮詢報價的事情,何澤鵬的意思是他因為不參與業務,所以產品價錢的訊息只能靠道聽途說,這款出了質量問題的產品比其他任何產品都要高。

原材料每個就得五塊多,人工也得一兩塊,算上輔料以及七七八八的開支,成本可能就超過十二塊。除了這些,還有風險成本,公司還得賺錢,所以這款產品的售價超過二十塊。

二十多塊,三十萬只,那就六百多萬。

算一算先前公司二百每天的平均工資,如果產品沒出問題正常出貨,扣除加工費下來每個產品至少淨賺五塊。

嘖嘖,戴嶽有些咋舌,變壓器並不是不賺錢,而是風險超過其他產品,所以導致不賺錢。

既然是起步,又是初次合作,而且設計費省了下來,村民又有熟練的經驗,戴嶽經過權衡,給KS公司報了個十八塊的價格。

報價出去之後,KS似乎並沒有那麼著急,原本半個月就要貨,原材料採購加工至少一個星期,產品製作完成也得一個星期,加起來剛好半個月。但兩天過去,KS並沒有迴音。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雖然每天都有村民在流失,但期盼依靠著這次合作翻身的戴嶽仍是穩坐釣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