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我叫公孫康來滅你!(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伊支馬”,乃是邪馬臺國女王之下排第一位的軍政長官名稱。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支馬才是真正的國主,而模仿大陸國家所設的“王”,不過大祭司而已,對行政、軍事具備極強的影響力,但並沒有實際統屬權。
或者可以類比後世的伊朗******共和國,則王就是最高領袖,伊支馬才是總統。當最高領袖是霍梅尼的時候,總統只不過是他的提線木偶而已,但當霍梅尼去世,原總統哈梅內伊繼任最高領袖之後,卻半主動半被迫地縮減了自身的權力範圍——因為他的威望遠不如霍梅尼啊。
邪馬臺國的情況也是如此,或許正處於古代王國從神權向王權交替的過程之中,王曾經高高在上,威風無限,但其後國內長期****,最終各方面勢力妥協的結果,是推出了一個小姑娘卑彌呼為女王,祭祀權就逐漸被行政權所壓倒。伊支馬自專自為,有從軍政長官向真正的王演變的趨勢,卑彌呼年紀雖輕,也不甘心大權旁落,故此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尤其在相關貿易的問題上,二人更是矛盾重重。倭國土地貧瘠、物產不豐,邪馬臺國固然雄踞北九州,漸有統一諸國之勢,但那也不過銼子裡拔將軍而已,國家實力不但距離漢朝十萬八千里遠,就連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都足夠壓制他們一頭。隨著階級的分化,貴族們聚斂了大量的農產品,吃喝是不愁了,就開始追求更高享受,對於大陸輸入的銅、鐵、絲、瓷等器物需求量日增。可以說,誰控制了對大陸的貿易,誰就能夠在邪馬臺國內掌握權柄,呼風喚雨。
伊支馬的家族之所以能夠世襲這一要職,靠的就是跟三韓商人關係密切,絕大多數對大陸貿易都必須由他們過一道手。卑彌呼對此自然不可能不聞不問,尤其最近數十年間漢朝內亂,直航倭國的商船幾乎絕跡,三韓商人和伊支馬家族趁機哄抬物價,以此來聚斂財富和攫取權力。卑彌呼數次嘗試與三韓商人直接聯絡,卻都遭到阻撓,為此才希望可以重開與漢朝的直接貿易——所以她一聽說有漢人進入國中,立刻便派黨附自己的彌馬獲支前往召喚。
對於張祿的到來,伊支馬方面當然也不會一無所知,只可惜慢了一步,人已經被女王給帶走了。伊支馬聞訊,急忙帶著一名正在與自己貿易的韓商,前往王宮求見女王——不管能不能把那漢人拉到自己一邊兒,先得把他跟女王的聯絡給砍斷嘍。
既然伊支馬親至,卑彌呼也不好卻而不見,只得召他進了屋。張祿冷眼打量那位伊支馬,就見他四十多歲年紀,長得又矮又胖,彷彿一個肉球,身上穿金戴銀,竟然比女王還要奢靡、華麗。再看跟在伊支馬背後的韓商,除了臉盤格外的圓,鼻子格外的扁之外,相貌倒與中國人幾乎沒啥不同,身穿一件素色長袍,扎著黑色的頭巾。
他在打量二人,二人同樣也在打量他。卑彌呼就問了:“我正在招待貴客,伊支馬有何要事,定要求見?”伊支馬冷冷地一笑:“正是為了這位‘貴客’之事。”隨即伸手一指那韓商:“我先來介紹一下,這是才從徐那伐渡海而來的大商人吐含。”
徐那伐是新羅國的前身,屬於辰韓之一部——所謂“三韓”,就是指半島南端馬韓、弁韓、辰韓三個民族,跟同時代的倭一樣,小國林立,要到四世紀以後才統一為新羅、百濟兩大王國。當然啦,對此張祿是不清楚的,他光知道這是個三韓來的商人而已。
徐那伐商人吐含先向卑彌呼女王行禮。他才剛一直起腰來,旁邊兒伊支馬就又說了:“吐含先生帶了整整七條大船的貨物過來,與我國交易,出於誠信,我國必須要保證他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然而吐含先生剛才來找我,說他船上逃走了一名奴隸,希望我國可以幫忙找還。”
卑彌呼略略一皺眉頭:“這種事,伊支馬麾下人多勢眾,幫忙去尋找逃奴便可,為什麼要來打擾我?”
伊支馬向吐含使個眼色,吐含眨眨眼睛,突然伸手一指張祿:“因為這名奴隸假冒漢商,已經逃進了女王您的王宮!”辰韓的語言與倭國相通——可能屬於同一個民族,也不知道是倭人北上殖民了半島呢,還是韓人南下控制了北九州——所以他可以直接與女王對談。
伊支馬的盤算,就是讓吐含指認那漢人是自家逃奴,趁機把他從卑彌呼身邊兒領走。至於領走之後,要怎麼處理這名漢人,到時候問清楚了情況再說。倘若對方也是豪商,恐怕不便得罪,那就想辦法拉攏過來,讓他以後只跟伊支馬家族貿易——價錢都好說嘛,肯定比你直接找女王要賺得多,女王又有什麼錢了?倘若只是個普通遊客,那就直接沒為奴隸,又有何不可?
當然這種鬼花樣瞞不過卑彌呼——女王雖然年輕,大風大浪也見得多了——當下厲聲呵斥道:“休得胡說,這是漢國來的貴人,怎麼可能是逃奴了?!”
吐含笑道:“漢國固然強大,女王以為從漢國來的必是上邦貴人,卻不知近年來漢國內亂,從青州渡海,或者從遼東南下我徐那伐的漢人流民很多,不少都賣身為奴啦。漢人為奴,也並不奇怪嘛。”
他只管解釋,伊支馬卻能直接動手,當下喝一聲:“來人,將這個逃奴帶回館驛,交給吐含先生處置!”當即就從門外衝進來兩名武士,伸手要拿張祿。
“住手!”卑彌呼當場喝止,“伊支馬,我的王宮還輪不到你家武士肆意妄為!”雖說張祿已經表明自己並非商賈,讓卑彌呼很失望,但她好不容易見著一個漢人,頗想多聊幾句,尋找一條可與漢商溝通的渠道,怎麼可能那麼輕易就讓伊支馬把人給搶走呢?
伊支馬一翻白眼:“大王,要是不把逃奴交還給吐含先生,就怕吐含先生一怒之下,不肯再與我國交易,甚至在他的族人中傳播對我國不利的訊息,說我國不懂誠信,導致國內貿易量銳減。這個責任,恐怕就連大王您也擔待不起吧?!”
卑彌呼被他這一反問,不禁氣沮——終究對外貿易都掌控在伊支馬家族手中,他要是從中使壞,再把責任都推到自己頭上,恐怕自己連王位都坐不穩……就算想要救下張祿,也得找個合適的理由,能夠讓貴族們全都信服才成啊。無奈之下,只得轉向張祿:“先生,您有什麼話要說嗎?”
張祿始終一言不發,冷眼旁觀。其實從伊支馬一提逃奴之事,他就知道事情將會如何發展了,即便對於邪馬臺的政情並不瞭解,但類似權臣凌主,甚至********的橋段,他前一世就聽過很多啦。等到女王詢問自己,張祿這才微微一笑——哦,原來你這個王是虛的,根本保不住我,還得我自己想辦法。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一伸手,把伊支馬給斃了,也為女王剷除心腹之患。就他如今的道行,哪怕在這邪馬臺都城裡橫著走都成,甚至多花點兒心思、力氣,屠盡一城也不為難。只是一來他並不想殺人,二來麼……直接動武,未免太缺乏技術含量啦,不是我這種文明人該做的事情。
於是他坦然地一笑,反問吐含:“看起來,先生是認得我漢家服裝的啦,那麼就請先生仔細瞧瞧,我穿的究竟是什麼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