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亂世紛爭 武星下凡(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院很大,佔地三四畝的樣子。模仿宮廷、王府花園而建。裡面假山、小橋、流水、長廊、涼亭、花草、樹木什麼都有。兩面圍牆,前後是房舍與外界隔開。沿途是碎石鋪成的崎嶇小路,有數條。整個一個濃縮版的自然風光。
再往後便來到一排瓦房處,也是十幾間。這裡便是內宅,是女眷居住的地方,其中有幾間是庫房,存放財物。院牆外三面種著一排排桑樹和果樹,將整個院子三面包圍。整個宅子佔地有十幾畝,院子西面犄角處開著一道小門,平時都是鎖著的,沿著門有一條小路,伸向林子深處,小路盡頭有一處佔地很大的養殖場,裡面養著豬、羊、雞、鴨。
在姜家莊,這是最大的宅子。宅子主人叫姜寶中,十里八村都叫他姜員外或姜大善人,本名倒很少有人記得了。老漢今年50歲。個子不是很高,身體硬朗,眉目慈善,頭髮微白,紅光滿面的。延續祖業,家境殷實。光水陸地二百六十五頃,外帶兩座山,山上種植桑樹、果樹九處,奴僕數十人。
夫人郭氏,年逾40。賢良淑德、持家有方。夫妻倆只有一件憾事:人到中年,膝下無子。偌大家業沒有香火繼承。夫妻兩人感情很好,姜員外也沒有添二房。老兩口都常年吃齋、行善。希望神仙保佑,給姜家添置新丁,保佑姜家人丁興旺。
此時神州大地連年戰爭,民不聊生,經常有逃荒難民在此停留。每逢如此,姜家必然每日寅時,在門前支起數十口大鍋。熬粥來接濟難民。這樣施粥的場景要弄半個月左右。姜員外還從自家地裡批出房基地安置外鄉人在這裡定居。鄉里鄉親有什麼難事也愛去求姜員外,姜員外是有求必應。久而久之便有了這善人的稱號。
現今正是五月天氣,夫人在家閒來沒事,翻看著黃曆:“哎呦!明兒就是五月十五了呀!”,唸叨完便走到老員外跟前說道:“老爺啊,明兒就是五月十五了,我想去西嶽廟進香”,這麼多年姜員外也十分了解夫人,每年這時候夫人必上山進香祈福。幾十年如一日,於是便道:“路上多加小心,如今這世道不太平,出門多帶些人手。如果遇到什麼事也能照應一、二。”
“我一個老太婆怕什麼”夫人笑著道。“我的夫人哪裡老了?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齡!”姜員外打趣道。夫人嗔道“瞧你個老沒正行的!也不害臊!”員外哈哈大笑,俯身向夫人撲了過去。“大白天的你幹什麼?嗯嗯”說著說著兩人在房間秀起恩愛來了。這秀恩愛也鼓搗有半個時辰,老兩口也都累了,於是就雙雙沉入夢鄉。
次日一大早,夫人起來,梳洗打扮妥當。帶著丫鬟萍兒及十幾個家丁,坐著四人小轎向西岳廟進發。西嶽廟在村西40裡處。沒到中午便來到了西嶽廟。西嶽廟供奉著西嶽大帝即華山之神。傳說西嶽神君能行風雨、產萬物、通精氣、有益於人。 《雲笈七籤》稱少昊為白帝,治西嶽,上應井鬼之精,鎮秦之分野。服白袍戴太初冠,佩開天通真印,乘白馬,領仙官、玉女4千餘人。
有詩描繪西嶽廟的氣魄“百丈層樓隱深樹,為甍正欲摩蒼穹”。西嶽廟坐北朝南,廟門背對華山。亂世年代,神仙廟香火也不是很旺。如今百姓吃飯都成問題,流離失所,誰還有精力和閒心去拜神啊!所以沒有幾個人來進香。來此進香的不是達官就是顯貴之身。
西嶽廟自古可是皇家拜祭的地方。郭氏下得小轎,在下人的簇擁下來到殿內神君像前,萍兒急忙把帶來的貢品擺在供桌上,什麼豬頭、饅頭、水果、酒什麼的,很多樣。也不知道神仙好什麼口,反正是擺了不少。然後拿出香來用火摺子點上火,弄好後遞於夫人。
夫人上前進好香後,退後三步,萍兒趕緊拿出蒲團放於地下,夫人跪於蒲團之上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心裡默唸:“神君顯靈!保佑我姜家世代平安,給我姜家添個一男半女,延續姜家香火。如能得願日後定當重建廟宇,再塑金身”
霹靂啪啦唸了一堆,非常虔誠!禮畢,萍兒攙扶起夫人向殿外走去。進香就是這麼簡單,上完香,祈禱完就完事了。家丁們在後面跟著,來到四人小轎旁,萍兒把夫人扶上了轎,便命轎伕:“起轎”。於是小轎就顫顫巍巍的向家中趕去。
由於早上起得早,坐在轎子上這一路顛簸,夫人昨天又行了房事,這時已有些累了,沒一會睏意上來了,不多時就睡著了。不知是何時,睡夢中忽見白帝顯靈,手捧一輪赤日,賜予郭氏。郭氏從夢中驚醒,甚是驚訝!又在轎中雙手合十,閉眼默默唸叨著!山路也不太好走,抬著轎不能走太快,一行人走了很長時間,天沒黑前到了家中。
也許是進香後心情舒暢,也許是姜員外房事勤快些。不管怎麼說,西嶽廟進香沒幾日,夫人就害喜了。時常嘔吐,雖然年齡不小了,但沒經歷過,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找來老中醫一看,診斷為夫人有了身孕。老兩口大喜。
時間過得很快,過了年沒多久,轉眼懷胎十月,馬上臨盆。適逢陽春三月,早上辰時天生異象,房有紅光籠罩,有玉燕入懷,隨後夫人產下一子。產婆出來:“恭喜老爺!是個帶把的”老員外一聽,臉上是樂開了花:“妙哉!妙哉!管家打賞”管家上前給了產婆一個錢袋,裡面是些散碎銀子。產婆接過銀子,手上掂量一下,也是樂開了花,足足有二十幾兩。於是扭著屁股,一搖一擺的走了。
老兩口晚年得子,姜員外整日裡,滿臉堆笑,莊園上下,沉浸在喜悅當中。時間過的可真快,轉眼小孩滿月了。宅子內外是張燈結綵,辦滿月酒。姜員外擺了三天流水席,招待鄉親們,隨便吃,不要錢,也不收禮。
本來姜大善人人緣好,家添新丁,這是好事,都想沾點喜氣。好嘛!親朋好友,左右鄰居,鄉里鄉親的都來了。跟過年一樣,大吃三天。孩子滿月了,夫人也把孩子抱出來,讓親戚朋友們看看。這孩子生的是虎頭虎腦,胖乎乎很是可愛。姜員外給孩子取名瑜佳。
瑜佳自幼聰慧,夫人沒事就教小瑜佳識文斷字。孩子聰明伶俐,什麼東西一學就會,看來是一個小學霸。瑜佳長到5歲時,在夫人的教育下一些詩文就已經倒背如流。老兩口一看,以夫人水平已經不能再教了,於是在縣裡花重金請來先生,對瑜佳進行蒙學教育。
幾年來,這先生是一年換了兩三位。沒幾個月下來,先生的東西小瑜佳是全部學會,還能融會貫通,常常提些問題難倒先生,這還怎麼教啊?沒辦法,姜員外四處打聽,哪裡的先生好,花重金聘請。十歲時瑜佳已通曉經文、諸子百家;並練就一手好字,蠶頭燕尾,一手魏書是遠近聞名,十里八鄉都說姜家莊出了一個神童。
人一有名聲,自然,事就多起來了。自瑜佳10歲後,上門提親的媒婆,是踢破了姜家的門檻。媒婆口若瑄朱,什麼東村張財主家的小姐,如何如何好,八字正和;什麼西村,王員外的小姐,生的是如花似玉。弄得老兩口是哭笑不得,只用一句話:“孩子還小,待孩子大些再說”回覆掉了。一天是打發媒婆七八波。縱然這樣,隔三差五,還是有媒婆上門提親,也都被夫人一一回絕了。
這正是:
搖頭晃腦顯童真 背誦經書詠百篇
有路書山苦作伴 無涯學海勤為先
早來暖日移屋頂 暮去燭光映影前
手捧竹簡心快樂 談今論古語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