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藍如海 溪水彎彎清澈甜

山下結廬三兩間 逍遙快樂勝如仙。

不再染紅塵, 身輕快似燕。天然道法煉,功厚修千年。青山綠水, 花紅片片。 走獸飛禽, 各自為安。冬修三九, 夏煉三寒。 長劍一揮 ,豪氣沖天。駕霧騰雲, 一念之間。 倒海翻江, 妙法無邊。

綿綿曲嶺入雲端 片片白雲纏繞川

萬道霞光林盡染 山巔起舞現奇觀

修行追大道 ,小法妙無邊。清淨與無為, 飛昇入九天。春秋夏冬 ,分明四季。道法高低, 日累月積。神清目朗, 化精練氣。換骨脫胎, 同壽天地。

一曲《修仙謠》帶入故事裡。另詩一首開篇語:

九州四處起硝煙 戰鼓隆隆可震天

短棍長槍博死鬥 刀光劍影爭生還

粉身碎骨書青史 壯烈犧牲名永傳

棄筆從戎來戰場 邊疆雄臥使敵寒

話說,東土大陸,華夏九州。公元395年,後燕攻打北魏。拓跋珪在參合陵大敗後燕軍,並乘勝南下,奪取中山、鄴等重要城鎮。擁有黃河以北地區,成為北方強大勢力之一。公元398年北魏遷都平城,拓跋珪稱帝始稱道武帝。自此形成南北對勢局面。神州大地,拉開了長達150餘年的戰爭序幕。

神州大陸上,西北有一處地方,名為華陰縣。華陰縣西,有一個小村莊,名叫姜家莊。這裡,大部分都是姜姓。此處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百姓還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整個村子依然顯得安靜祥和。

華山是中華文化發祥地之一,也是道教聖地,為“第四洞天”。相傳三皇之一的炎帝神農氏出生於岐山西南姜水湖畔,於是他就以姜作為自己的姓,他的後代有一部分住在了華山腳下,繁衍生息,世代定居下來,就形成了這個姜家莊。

一座宅院坐落於村東頭,佔地很廣。這是一座標準的三進式四合院:坐北朝南,臨街一排十幾間青磚大瓦房。在這排房子東面,面南開著大門。門樓很氣派,雕樑畫棟。門前,左右兩側各放一塊拴馬石。橫樑上方寫著“姜宅”兩個大字。

沿著四、五節臺階上去,對開兩扇朱漆大門,兩邊門板上各鑲嵌虎頭,叼著門環。推門而入,是一個小院。青石鋪著地面,很是乾淨。對面一道影牆,牆是一整塊石頭打磨而成。牆面是一大副花開富貴圖。出於雕刻名匠之手,花刻得凸凹有致,跟真的一樣。

右手邊是三間門房,裡面住著看門的和打雜的下人。左手邊,一道花牆內外隔開。牆中間開著一道月亮門。穿過月亮門,映入眼簾的又是一個小院。

這小院稍大些,有兩條青石鋪的小路,小路中間空地是菜畦,裡面種著各種應季蔬菜。沿左手邊是一條兩米寬,十幾米長的甬路在前排屋簷下,這排房子也是下人們住的。

在小路的盡頭,西面是兩間馬廄、一間茅房。馬廄裡養著幾隻耕牛和一頭毛驢,此時在那悠閒的吃著草料,尾巴甩著,驅趕著蚊蟲。

回頭再看另一條小路。這條小路有些崎嶇。

沿著小路走到盡頭,便來到了二道門。二進門左右是圍牆,將外院與內宅隔開。二進門裝修的相當講究,一般二進門也是代表家境壞。

上面門樓琉璃瓦鑲嵌,兩角飛出,門樓向前探出,左右兩邊各有一根朱漆石柱支撐,石柱左右各放置一盆一人多高的鐵樹,生長的很是繁茂。這花盆很大,也不知是什麼年代燒製的,看來價值不菲。也是對開大門。

此時兩扇門是開著的,門樑上懸掛半卷珠簾。迎面又是一個影牆,牆面是一副龍鳳呈祥圖案。整幅牆全部是用上等楠木製成,雕刻功夫極佳,一看就知道有年頭了。

左右刻一副對聯:上聯是:日月爭輝迎佳客,下聯是:龍鳳呈祥送福來。橫批:富貴吉祥。繞過影壁牆,來到了內院。古時講究深,說是深宅大院的大戶人家,未出閣的小姐一般不邁過二進門的,大門更是不讓出去的。過著與世隔絕的一樣生活。

四周迴廊,院內是十字形青石甬路,連線正房和東西廂房。十字形路面,將內院隔開了四塊空地,空地裡種著好看的花草,此時枝繁葉茂的,還有的開著花朵,映得小院很是溫馨;東西廂房各五間;東廂房兩間是廚房,三間是客房;西廂房三間是祠堂,兩間是書房。廂房南北長21米,東西跨度9米,房間很亮堂,也很氣派。迴廊柱子、樑上都繪著漂亮的圖案。沿著青石甬路來到正房。

正房是五間,東西各兩間耳房,連在一起是九間。比廂房高很多。古時民間有講究,房子都是單數,單屬陽。東西廂房和耳房之間有一道牆相連,牆中間開著月亮門,耳房同廂房間隔開獨立小院。東耳房開出一個側門連線後院。順著側門便進入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