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她又去了東陽姐姐的懷中,央求東陽姐姐教她寫字識字。

李承乾走出了東宮。

三個鐵匠站在東宮門前,雙手呈上一些零件。

李承乾道“爺爺,把你酒罈邊的小木箱帶來。”

正在小憩的李淵撫須道“朕哪有你的小箱子?”

有懂事的太監忙去看,果然將太子殿下的小木箱子帶了出來。

李淵好奇道“你什麼時候放的?”

“怕弟弟妹妹給拿走了。”李承乾訕訕一笑,道“她們不會去喝爺爺的酒,放在酒罈邊最安全。”

被孫兒給這麼利用了,李淵心裡多少有些不痛快,那些藏酒喝一口少一口,很是寶貴。

酒罈子三步之內都是禁地,竟成了孫子藏東西的地方。

猜想著孫子藏著的是什麼寶貝,他老人家湊活過去打量著。

李承乾開啟木箱子,從其中拿出一把刻刀與一個滾輪。

少府監的工匠造出來的是銅器,李淵看著孫子將一個個零件裝在一起,隨著幾根鐵針扣住尺子的兩邊。

一個黃燦燦的銅製遊標卡尺就製成了。

因一些技藝上的限制,用來固定的鐵針穿過了銅製的夾頭,像是一根帶長刺的棍子。

李承乾滑動著卡尺,試著它的順暢,一次又一次地拉開復位,拉開再次復位。

看著標註的尖端,每一次都穩穩地回到零的刻度。

反覆十餘次,確保每一次都能將其推到歸零的刻度,沒有偏移,每一次都準確歸零。

李承乾笑道“太好了,我們有遊標卡尺了。”

“恭賀太子殿下。”

三個工匠行禮道。

李淵好奇道“這是個甚?”

“遊標卡尺,一種製造的工具。”

李淵從孫子手中拿過尺子端詳著。

李承乾道“孤不懂匠作之道,不知你們是如何把握的?”

“回殿下。”領頭的老工匠先是作揖,而後回稟道“古青銅器鑄造之法中就有一種失蠟澆鑄法,用於青銅器塑形,銅器更易打磨,老匠人手藝高超,塑形之後精細打磨,換作尋常人少磨一分或多一分,便會作廢。”

李淵還在觀察遊標卡尺,試圖理解用途,甚至還用它夾住手指,夾住手腕,試試尺寸。

爺爺是活得越老越好奇,夾住手腕之後,數著尺子上的刻度,看到尺寸與他自己理解的不同,又很驚疑。

聽老工匠的講述,李承乾道“原來還能另闢蹊徑。”

“殿下,這世間掌握各種鑄造法的奇人頗多,我等也是問詢了許多老工匠這才經人提醒,想起了古時所用的失蠟法,說來慚愧即便是用了失蠟澆鑄,我等還是廢了上百件銅器,這是唯一成功的。”

加了加了!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