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沐時節,忙碌完的眾人紛紛歸了家。

狄仁傑又多看了眼吃得正香的張柬之,走入朱雀大街中。

冬日裡的人們過得閒適又自在,人就應該過得更好。

皇帝對洛陽正在發生的辯論沒有說任何的言語,朝中也沒有任何的看法,似乎是任由人們去辯論了。

朝中的文治用的是鄭公的理念,這種理念根本不怕他們辯論,或者說他們越辯論,越是符合皇帝的心意。

皇帝是樂見其成的,再者說如今的崇文館學子是最擁護當今皇帝的人。

蘇亶走在朱雀大街上,看著人們臉上的神情,從破落的時代走到如今,現在的人們與當初的人們是不一樣的。

人們的眼神變得不一樣了,那是一種對未來有更多向往的眼神,這種眼神充滿了生機與朝氣。

盛世來了,這是長安城人們所有人的感覺。

又或者是現在的朝中儉樸的作風,勸諫人們節約,讓如今的人們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用水。

這都是很樸素的要求,人們都完成得很好,尤其是關中,如今關中絕大多數人都開始喝開水了。

無它,只因太醫署極力要求,以及人們自從喝開水之後,腹疾之症的確不常有了,人們自然而然地拒絕了生水。

也在這個寒冬,一位老者騎著驢來到了長安城下。

官兵剛要上前不太友好地詢問,蘇亶連忙上前行禮道“孫老神仙。”

看到崇文館主事如此恭敬,一旁的官兵也只好退開。

孫思邈還在和自己的倔驢較勁,這頭驢死活不肯走向長安城,氣得這位老人家翻身下來拿著鞭子抽打著。

蘇亶站在一旁安靜地看著。

直到孫思邈也拿這頭驢沒有辦法了,乾脆就將它賣給了城前的馬販子。

“這是老道從山裡牽來的驢,難以馴服。”

蘇亶道“老神仙的閒情,尋常人真是比不了。”

孫思邈撫須看著高大的長安城牆,又道“這長安城真的不一樣了。”

蘇亶請著孫神醫走入長安城,問道“這長安城更好了。”

“老道編寫了醫書,前來遞交給太子殿下,多年前就與殿下約定好的。”忽然一想,孫思邈又改口道“是陛下,是如今的陛下了。”

言罷,這位孫神醫又開懷地笑了。

蘇亶道“得知孫神醫前來,陛下一定會很高興的。”

因老太爺與老太公過世,陛下平日裡的生活雖說沒什麼變化,可朝臣都很擔憂,擔憂陛下從悲痛中走不出來。

蘇亶說著近來長安城發生的事,“那是兩位老人家對陛下來說是最重要的人,傳言就是這兩位老人家將太子扶上皇位的。”

孫思邈拿出一卷書,書中黃褐色的紙張因乾燥還有些捲曲,看來紙張儲存了很久。

蘇亶雙手接過這卷書,問道“這是老神仙近來編寫的醫書?”

孫思邈看著朱雀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低聲道“老道就不去面見陛下了。”

蘇亶又道“為何?陛下若得知老先生編寫了醫書,陛下定會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