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那一代的人都走了,一個時代也就結束了,關於前隋的那一切,也都被埋入了土。

關於當年的一切,也都成了土。

只剩下人們口耳相傳中的故事,或者是當年留下來的些許傳說。

李承乾在護衛的保護下,走入安寧村中,想著如今的大唐格局,其實長安城也好,關中各縣也好,現在的形勢很適合用街道與片區來規劃。

長安城的一個個坊市,與關中的一個個縣,就是街道與片區,只要再加細分就可以。

不過大唐的治理規劃,需要依照眼前的形勢因地制宜來安排。

換言之,先進的治理方式不一定適用這個時代,適合當下的,才是最好用的。

李承乾見到了戴著斗笠正在散步的父皇。

李世民道“你怎麼來了?”

“聽聞父皇回來之後,整日鬱鬱寡歡,都不找老將軍們喝酒了。”

李世民板著臉,“要是朕與那些老兄弟喝酒,你的御史會彈劾朕的。”

李承乾笑呵呵道“最近身體如何?”

“都是一些舊病,東陽每隔半月就會來看一次,無大礙。”

父子兩並肩走了兩步,李世民又道“朕在這裡寄情山水也很好,你休要拿那些國事來問朕。”

言罷,話語一頓,李世民又補充道“煩。”

李承乾揣著手,道“現在朝中休沐了,兒臣也沒有國事要與父皇說。”

“運河漕運建設的事如何了?”

“還挺好的。”

“你打算讓御史臺增加官吏,放到運河各地?”

“起初是這麼想的,河道屬工部,兒臣打算在工部下再開設一個官邸,並且在運河沿線增設官邸,從根本上建立一個更完備的方略。”

“這就是你要改變朝中六部的計劃?”

“大致如此。”

李績走在皇帝父子後方,說是不要提國事,說了就煩,但再聽話語聲,每一句話都在說國事,還是太上皇先問的。

李承乾與父皇用著中午的飯食。

“凡事不要著急,當年楊廣建設運河就是太著急了,才會害了他自己。”

雖說開鑿大運河導致前隋時期民怨四起,但這種事也不能全怪在運河上。

誰讓楊廣當年下江都,帶著十萬兵馬遊玩,十萬兵馬就是十萬張嘴,去一個地方就將一個地方吃空,大抵上也有這種原因吧。

李承乾笑著道“兒臣不著急。”

“父皇,皇兄!”

聽到話語聲,李承乾抬頭道“是臨川啊。”

臨川帶著笑意,也在飯桌邊坐下來,她看著飯菜道“好簡單的飯菜呀。”

桌上的飯菜只有一碗蘿蔔,芹菜與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