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太后點頭道“嗯,過了午時就回去了。”

太上皇坐起身時需要有人扶著後腰,這都是常年騎馬打仗落下的舊病,蹙眉坐起來之後再緩緩站起身。

夕陽下,昆明池的水面被照映得通紅。

李世民雙手揹負,倒是身姿沒有佝僂,依舊是挺拔的,雙手揹負地走著。

長孫皇太后走在一旁,腳步比以往更慢,緩緩道“孩子們都長大了,也不用你我了。”

看著白髮的妻子,李世民牽著她的手道“這就夠了。”

長孫皇太后道“是啊,以後的事都是以後的人去做的,我們也只能再多看一兩眼了。”

夕陽下,兩位老人家沒有坐上車駕,而是繼續走著,直到走下昆明池的堤壩,來到一處屋舍內。

太上皇與皇太后大概是需要歇腳了,直到入夜之後,兩位老人家這才坐上了車駕,在禁軍的護送下離開了。

乾慶十二年八月,關中的酷暑還未消退,李承乾親自來渭北檢視坎兒井。

當年修建的坎兒井連線了渭北的龍首渠,形成了一條圍繞長安城以北的地下河道。

走在坎兒井的地道中,李承乾忽然停下腳步。

跟在後方的英公李績也停下腳步,解釋道“陛下,這個出口就是渭北醫院了。”

“與朕去看看吧。”

“喏。”

李承乾邁步踩在石階上,一步步走向出口,李唐還是有奇觀的,李唐最大的奇觀在西域,西域有著蜿蜒曲折總長上萬裡的坎兒井。

甚至朝臣也說過藉助坎兒井建設西域與天山南北的事,這些事聽著有些像是要在西部進行大開發。

不過很多方案,李承乾都否了,因地理因素與氣候條件決定了西域不能開發大規模的城池,再者說西域的人口多數都密集在一小片地方,不能因地制宜的方略一概都不採用。

其實,大唐哪裡有能夠開發西部的資源與人力,眼前這個捉襟見肘的形勢還要發展很長一段時間,關中人口雖多,但中原各地的人口依舊稀疏。

洛陽與關中集中了太多人口,從平均數來說,將人口平鋪在大唐的土地上,其實人口還是不夠的。

有個文吏快步走來,他遞上一卷書,神色有些惶恐,行禮的時候低著頭,朗聲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文章。”

李承乾接過書卷,看上面的內容,繼續走著。

剛走兩步,李承乾的腳步又停下道“英公,太子說要將吐蕃合併。”

“老臣也以為,該是時候了。”

李承乾道“這件事讓許敬宗去主持吧。”

英公頷首道“陛下聖明,許敬宗最擅此道。”

“祿東贊老了,松贊干布久病在長安城,桑布扎也年邁了久居四方館,放眼吐蕃能夠主持大局的人,該只有松贊干布的孩子了吧。”

“陛下,傳聞松贊干布的兒子久病多年。”

李承乾又道“若是他的兒子能夠主動將吐蕃交給大唐,從此讓大唐給吐蕃治理,這也該是一段佳話。”

英公面帶笑容,道“陛下,這自然是佳話。”

李承乾走到渭北醫院的門前笑著點頭。

英公又道“老臣以為,許敬宗能夠辦成此事。”

“既然英公極力推舉,那麼這件事就交給許敬宗了。”

陛下說著話,有人在後方寫著記錄,並且已有人去給許敬宗傳話。

近來,李承乾處理國事也是大手大腳,將朝政國事大多都交給了朝臣去辦,也很少去關心細枝末節。

這一次是來看渭北的醫院,現在的渭北醫院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村落,每間屋子裡都有一個大夫,最後方的一排屋子就是病患居住的地方。

醫院建設得很規整,道路也很整潔。

太醫署的監正張文仲快步跑來,行禮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