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戌時,天色終於完全入夜了,一騎快馬來到了東曹,東曹城坐落在藥殺水邊。

藥殺水又稱錫爾河,與阿姆河一樣是這片蔥嶺地界內最重要的兩條河流。

東曹城門下,趕來的粟特人送來了一個訊息,唐軍已開始攻打石國了,現在正戰火連天,善用火攻的唐軍就快將石國王城燒了。

還未等東曹城內的胡人慌亂,遠方傳來了大片戰馬群的動靜,那是連夜趕來的唐軍,大隊的兵馬朝著東曹而來。

戰馬掀起大片的塵土,向著東曹城的四個方向聚攏。

月光下,唐軍又做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舉動,他們圍了東曹城而不攻打,而是又派出了兩路兵馬朝著西側而去。

西側是什麼方向,那是米國與史國。

程處默與李景恆穿著漆黑的甲冑,帶著大隊的兵馬穿行在這片平原之上,明亮的月光像是給這片大地披上了一層白霜。

直到翌日天明,一個個訊息在尚存的蔥嶺諸國間傳開。

唐軍在一夜之間就拿下了石國,一個叫薛仁貴的將領在石國王城中殺得胡人膽寒。

留在石國王城內的兩千多大食人都被薛仁貴殺了。

剛過阿姆河的阿里又聽到了一個訊息,唐軍又在夜裡拿下了東曹與米國,一夜之間,唐軍連拿三地。

阿姆河邊,這裡是波斯的舊地,伊本阿里赤著腳走在河邊,他自小就跟隨著大軍征戰波斯,他是一個在戰爭中長大的孩子,他也見證了波斯的滅亡。

並且,阿里一直覺得大食很強大,向來自傲又能夠雄視蔥嶺的他此刻竟然有些不自信了。

這種不自信來源於唐軍的戰果,唐軍打仗速度太快,只是一個晚上,連拿三地,離開石國才不久的阿里甚至有些慶幸,他覺得要是自己晚走一步,肯定就回不來了。

他遲疑地問道“唐人很強大嗎?”

一旁的僕從說起了當年的怛邏斯城一戰,十萬大食人兵敗怛邏斯城外,這個故事阿里早就聽了好多遍,他也聽膩了。

僕從又說起了一個故事,那是一個有關大唐天可汗的故事。

大唐的天可汗又是皇帝,僕從講著話語,朗聲道“東土是個很古老的地方,在蔥嶺的很多人他們的祖先多數都來自東土,聽說蔥嶺諸國就是當年的昭武九姓。”

阿里不耐煩道“那都是以前的事。”

僕從陪著笑,其實阿里自小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天山的故事他在波斯就聽說了。

僕從說起了一件事,這件事倒是阿里卻沒有聽說過,在東土有一個叫做崇文館的地方,從崇文館走出來的人是不打仗的,他們是教化西域人的,他們教西域人學識,甚至教西域人種地。

他們讓西域人在天山腹地種出了稻米,種出了更多的瓜果。

阿里道“他們不奴役戰俘嗎?”

年邁的老僕從道“東邊的皇帝說,都是他皇帝的子民,皇帝的大軍會保護子民,皇帝的大臣教化子民。”

自從,當年盤踞在伊犁河的欲谷設敗給大唐之後,絲路重新恢復暢通,有關西域還有大唐的故事也隨著絲路的商貿,而傳入了蔥嶺以西。

大食人或者是流落各地的波斯舊民,也都聽聞了有關大唐的故事。

另一個僕從行禮道“波斯的王子卑路斯去了大唐,是他叫來的援軍,要與大食為敵,恢復波斯。”

老僕從聞言又道“唐人從來沒說過波斯王子,唐人就是唐人,他們不會為了波斯人征戰。”

“阿里!我們應該打敗唐軍。”

老僕從著急道“阿里該先得到哈里發的位置。”

在伊本阿里的面前,有主戰的,也有像老僕從那樣企圖求和,甚至要與大唐友好相處。

七年前,也是因這位老僕從的主見,派使者前往大唐尋求友好相處的機會,可結果又如何?

唐人根本沒想與大食友好相處。

因此,在如今的大食陣營中,大食人更傾向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