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九章 鄭公話語(第2/4頁)
章節報錯
當今陛下是何許人物,自然是看得清其中利害關係,用教化世人以及馳援支教的眼光來看待,涇陽的虧損算不得什麼。
這種教化比之戰爭更省錢,如果只用書籍與支教就能夠穩定社稷,用最廉價的本錢,辦了最大的事。
蘇亶回到了崇文館,他見到了一群孩子正在高聲背誦著鄭公錄,那都是當年鄭公勸諫皇帝的話語,現在這些話依舊寫在各個鄉縣的路邊的木牌上,只要有人路過就能看到。
盧照鄰拿著書卷問道“當年太上皇問,西域有一個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寶珠,用刀割開身上的肉,將寶珠藏在裡面,有大臣回正有此事,太上皇又言,帝王追求奢華而導致家國覆滅,此與胡族商人何異?當初鄭公是如何勸諫的?”
蘇亶思量著,其實這個問題很難,甚至還涉及了典故。
孩子們先是小聲議論了片刻,就有孩子站起來答道“鄭公言,魯哀公對孔子說有人非常健忘,搬家而忘記自己的妻子,孔子回,其實還有比這嚴重,如當年夏桀、商紂均貪戀身外之物而忘記自己的身體。”
又有孩子站起身,道“太上皇聞之欣喜,又命鄭公常勸諫,君臣相輔。”
盧照鄰滿意點頭,正巧吃飯的鈴鐺聲響起,他笑道“用飯去吧。”
一群孩子站起身,快步跑向了食堂。
盧照鄰又看到來人,行禮道“蘇主事。”
蘇亶道“這些天你辛勞了。”
盧照鄰道“下官說不上辛勞。”
蘇亶雙手揹負,又道“往後的書籍會越來越多,朝中的意思是往後涇陽的書籍絕大多數先給崇文館,是長安幾處學館中我們的份額,崇文館佔九成。”
盧照鄰疑惑道“九成?”
蘇亶道“遠在各地的支教夫子手中的書籍並不多,朝中安排了運送書籍的隊伍,今年入秋之前杜荷會將洛陽的印書作坊也交給朝中。”
看這個年輕人還有很困惑的神情,蘇亶道“用飯吧,再不去孩子們又要把飯食吃完了。”
一想到孩子們驚人的飯量,盧照鄰忙跟上腳步。
乾慶七年,到了九月,關中的暑意才褪去大半,可到了午時依舊酷熱,尤其是午時的熱風,人們被風吹著,那呼嘯的風都快將人吹成臘肉了。
倭人使者在御史臺狀告新羅王金春秋殘害倭人。
御史臺得到這個訊息還未有反應,那位狀告新羅王的倭人第二天就死了。
當上官庭芝帶著大理寺的人手來到了驛館內,就見到了金法敏拿著刀子站在一旁,刀子還在滴著血。
倭人的屍體上有好多個窟窿,顯然是死透了。
上官庭芝道“你殺的?”
金法敏丟了手中的刀子,朗聲道“這個倭人膽敢誣陷我父王,我自然要殺他。”
上官庭芝走入這間房子,捂著鼻子道“你非要在這裡殺人嗎?你聞聞,這間屋子都臭了。”
倭人使者的屍體還橫在面前,金法敏拿起一旁的酒壺灌下一口酒水道“是在下的過錯,不該這裡殺人。”
“你是覺得殺了他沒錯,錯的是你不該這裡殺他。”
話語聲是從外面傳來的。
屋內眾人回頭看去,是狄仁傑帶著京兆府的人手來了。
上官庭芝又道“好好的屋子,要擦洗起來很麻煩。”
金法敏行禮道“我會將這裡收拾乾淨的。”